第225章 和亲
第225章 和亲 (第1/2页)季远安话音微顿,随后故作轻松,像往常一般插科打诨道:“或许是他……怕陛下又对桑余图谋不轨,这男人一向小气的很,你别放在心上。”
说罢还扯了扯嘴角,却没能成功挤出一丝笑意。
他实在笑不出来。
他现在觉得祁蘅又可恨又可怜。
这人到底知不知道……知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祁蘅回首瞧他,分明看穿这拙劣的托辞,却只是冲他一笑,终是没有追问。
出了门,祁蘅在门口站了一会儿。
他看见晨光穿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城砖上,退去的洪水在街巷间留下泥痕,百姓们纷纷推开尘封多日的家门。喧嚣声、扫洒声、孩童的嬉闹声渐次响起,
沉寂多日的长安城,此刻正随着此起彼伏的市井喧嚷,一寸寸的,苏醒过来。
——
李识衍接过桑余写好的信笺,唤来宋元嘱咐快马加急送往江南。
两人静立廊下,一时无言。
桑余悄悄抬眼,见他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沉郁,忍不住轻声道:“你不高兴?可是因为昨夜……我与他共处一室?我可以解释的,我……”
李识衍回神,见她这样慌慌张张的解释,不由觉得可爱,忍不住牵住她的手:“我怎会不信阿星?”
桑余松了口气,但很快又敏锐地察觉异样:“那是…出什么事了?”
李识衍深深望着她,忽然问道:“阿星可知我为何入仕?”
桑余自然知道。
李识衍说:“我为官是为民,为父洗清冤屈,但更是要涤荡这世间奸佞,望大元能够海晏河清。”
他问桑余:“那阿星心中…大元又是什么?”
桑余怔住了。
她从前只是个暗卫,不懂什么家国天下。
但这些时日,桑余跟着李识衍奔走于灾民之间。
她亲眼见过老妪将仅存的半块炊饼塞给邻家孩童,见过年轻书生在泥泞中背起素不相识的老丈,更见过李识衍为灾后的生计而彻夜不眠。
于是她的心好像也一点点活了。
“我虽不懂什么大道理,”桑余声音轻却坚定,“但这些日子我因你而亲眼所见的那些,让我知道,你是为了什么,你想护的,就是我想护的。”
那些李识衍曾经深植于心的抱负,此刻在桑余的眼中同样扎根蔓延。
她攥紧衣袖:“所以,究竟发生何事了?”
李识衍深吸一口气,欲言又止。
但最终却只是摇了摇头,决定还是不告诉桑余关于祁蘅的病。
“无事,只是近来灾后诸事繁杂,我可能要多忙些政事,不能陪你,要委屈阿星一个人了。”
桑余松了口气,说:“原来是因为这些,你同我说这么多。无事的,凤凤的铺子还有的忙,我也不会闲。回江南前,还要找个信得过的人替我们掌柜,操心的事很多。”
李识衍摸了摸桑余的头,笑道:“嗯,阿星越发像个小老板娘了,将来摘星楼交到你手里,母亲也会很放心。”
桑余苦恼地皱起眉,她管过沈家地成衣铺和蚕丝铺,不大不小的店面都将她忙的顾头不顾尾,这般大的摘星楼她是真的闻之色变。
两个人又闹了半会儿,然后沉默地靠在了一起。
李识衍一直抓着她的手,轻轻地亲了亲她的额头。
——
几日后。
祁蘅斜倚在临水亭台的朱栏边,指尖轻捻着鱼食,看锦鲤争食激起圈圈涟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