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 “江湖第一大派”
0007 “江湖第一大派” (第1/2页)扎陵湖乃是黄河源头处一个极大的淡水湖,其名为藏语音译,意为白色长湖。
其东仿佛孪生双子一般的湖泊,名曰鄂陵湖,意为蓝色长湖,古称柏海。
两湖之间,有山如堤,中有峡谷,玛曲河自西流入白湖,穿峡谷入蓝湖,于其东北流出,即为黄河,蜿蜒东延,转折九曲,千流汇聚,万里入海。
扎陵湖西面玛曲河流域,南北两侧高山如屏,中间一块盆地,湖沼无数,倒映天光,恍若群星,故名星宿川,又称星宿海。
千百湖泊间,芳草如茵,花丛怒放,仿佛彩色毛毯,因此藏语称此地为错岔,即花海子之意,玛曲河也是因之得名,其意为孔雀河。
此地曾为吐谷浑占据,贞观年间,侯君集、李道宗率南路军,杀伐至此,史载:“侯、李转战过星宿川,至於柏海,频与虏遇,皆大克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
后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挥兵荡灭吐谷浑,星宿川一地,自此为吐蕃所据。
贞观十五年,唐朝送亲队伍翻日月山,过青海湖,松赞干布的迎亲队伍,越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于柏海相会。
姜明哲此前听导游说过这些历史,只是后世的星宿海,湖泊干涸,戈壁荒寂,早已不复旧时面貌。
如今他在大小湖泊间,随着阿紫踏草漫行,才算真正领略了星宿海之壮美,眼望奇景,鼻嗅花香,因穿越而生的郁闷之气,也不由消散了许多。
又走得数里,远远望见大片屋舍,黄墙朱顶,在碧草蓝天之间极为醒目,阿紫欢呼一声,指着道:“大生姜,你见了么?那便是我星宿派的驻地啦!”
姜明哲眨了眨眼,颇为意外——
单从建筑数量而言,这星宿派倒是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
忍不住问道:“师姐,本门究竟有多少弟子?”
阿紫脚步轻快,随口答道:“本门在籍弟子三十六人,不在籍的的记名弟子,嗯,总有个一千余人吧。”
“一千余人?”姜明哲大吃一惊,他是真没想到星宿派弟子会多到这个程度。
要知星宿派只有一个丁春秋高高在上,并无同辈的师兄弟,他又不许弟子们互相传功,这一千多个人,每天教一个,也要三年功夫,他怎么教的过来?
阿紫看他神色,大约猜到所想,好笑道:“你以为一千余人,都是我们这般弟子么?哼哼,你当我星宿派是开慈济堂的么?本门能得师父单独传功的,只有在籍的三十六人,余下那些蠢货,师父半年开讲一次,允他们一起听讲,能学得多少,领会多少,全凭各人悟性,他们若要入籍,须把我们三十六人中任择一人击败,自然便取而代之。”
又道:“况且那些蠢货,平日里也有许多事要他们做,养牛牧马,捕鱼打猎,采集毒物,这些繁琐的事情他们若不承担,难道我们在籍弟子去干?那还有什么时间练功?除非是那等家里有钱有势的,拿得出大笔大笔财物孝敬师父,那便能免其杂役,专心修炼。”
姜明哲点了点头
心想这大概就是星宿派的正式工、临时工制度吧。
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师姐,既然在籍弟子只有三十六人,那我算在籍,还是不在籍?”
阿紫笑道:“师父亲自收你入门,你当然不算不在籍的,只是也不算在籍,你这种情况以前也有过,一切待遇参照在籍弟子,但是不入三十六人之列,待到两年以后,你自己若能争夺到名额,自然入籍,若是争不到,次年还可再争……”
说到这里,阿紫故作悲伤的叹了口气,摇头道:“可若连续三年都争不到,那你运气好的话,也只能去牧马放牛了。”
姜明哲秒懂,苦笑道:“嗯,运气不好,争夺时就被人打死了,是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