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北唐使者来找茬(二)
第七十六章北唐使者来找茬(二) (第1/2页)秦烈走到营帐外,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眉头紧锁。深秋的寒风卷着沙尘,拍打在他的铠甲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却丝毫吹不散他心中的忧虑。北唐军队的挑衅日益频繁,从最初的小股骑兵骚扰,到如今集结十万大军压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一场大战已箭在弦上。
“将军,户部调拨的粮草和军械已经到了雁门关外,是否现在就安排入库?”军需官匆匆赶来,双手递上一份清单。
秦烈接过清单,快速浏览一遍,指尖在“弓弩两千把、箭矢五万支”的字样上停顿片刻,沉声道:“立刻安排人手搬运,务必清点清楚。另外,让工匠营连夜检修盔甲和兵器,确保每一件装备都能在战场上正常使用。”
“末将明白!”军需官领命而去。
秦烈转身回到营帐,铺开边境地形图,手指沿着雁门关至北唐军营的路线缓缓移动。北唐大军驻扎在黑风谷,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强行进攻,恐怕会付出惨重代价。可若是一味防守,北唐军队不断骚扰边境,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军心也会逐渐涣散。
“将军,西域使者到了!”亲兵的声音打断了秦烈的思绪。
秦烈眼前一亮,连忙起身:“快请!”
不多时,一名身着异域服饰的男子走进营帐,他是西域乌孙国的使者,奉乌孙国王之命前来与大乾商议结盟事宜。乌孙国与大乾素有往来,近年来也饱受北唐的欺压,此次大乾主动提出结盟,乌孙国自然欣然应允。
“秦将军,久仰大名!”乌孙使者双手抱拳,语气恭敬,“我乌孙国已做好准备,只要大乾需要,我们随时可以出兵支援,共同对抗北唐。”
秦烈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乌孙使者的手:“多谢乌孙国王的仗义相助!有了贵国的支持,我们对抗北唐的信心就更足了。不过,北唐军队实力雄厚,我们还需谨慎部署,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
两人围绕边境局势、兵力部署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直至深夜才结束。送走乌孙使者后,秦烈重新看向地形图,心中已有了初步的作战思路。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边境的安危,更关乎大乾的国运,容不得半点差错。
与此同时,北唐军营内,燕破福的弟弟燕破军正召集将领议事。燕破军是北唐的先锋大将,性格比燕破福更为残暴,此次率军南下,一心想要立下战功,在北唐皇帝面前邀功请赏。
“诸位将领,大乾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十万大军压境,他们却龟缩在雁门关内不敢出来,简直是懦弱至极!”燕破军坐在帅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把锋利的弯刀,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一名将领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大乾军队虽然暂时没有主动进攻,但他们与西域乌孙国结盟,若是乌孙国出兵支援,我们腹背受敌,恐怕会陷入不利境地。”
“乌孙国?不过是一个弱小的西域小国,也敢与我北唐作对?”燕破军冷笑一声,猛地将弯刀拍在案几上,“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军出击,攻打雁门关!我要让大乾军队和乌孙国看看,得罪我北唐的下场!”
将领们面面相觑,却不敢反驳。他们深知燕破军的脾气,若是违抗命令,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次日清晨,北唐军队果然倾巢而出,朝着雁门关发起猛烈进攻。鼓声震天,喊杀声此起彼伏,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雁门关的城墙。秦烈早已做好准备,指挥守军沉着应战,滚石、擂木、热油不断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北唐军队死伤惨重,却始终无法攻破雁门关。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北唐军队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撤退。燕破军站在阵前,看着雁关墙上飘扬的大乾军旗,气得咬牙切齿:“秦烈!你给本将军等着,明日我定要攻破雁门关,将你碎尸万段!”
边境战事的消息很快传回大乾都城,紫宸殿内再次陷入紧张的氛围。官员们分成两派,一派以兵部尚书李战峰为首,主张主动出击,与北唐军队决一死战;另一派以户部尚书王克之为首,认为大乾国力尚未完全恢复,不宜与北唐硬拼,应采取拖延战术,等待最佳时机。
“陛下,北唐军队屡次侵犯我大乾边境,杀害我大乾百姓,如今更是重兵压境,攻打雁门关。我们若再一味退让,只会让北唐更加嚣张,认为我大乾软弱可欺!”李战峰慷慨激昂地说道,“臣恳请陛下下令,增派大军支援边境,与北唐军队正面交锋,定能将他们击退!”
王克之立刻上前反驳:“陛下,李尚书所言固然有理,但我们不能忽视现实。大乾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虽有恢复,但与北唐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北唐此次派出十万大军,粮草充足,军械精良,若是我们贸然出击,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臣认为,我们应先加强边境防御,同时派人前往北唐议和,尽量避免战争扩大化。”
“议和?”李战峰怒视着王克之,“北唐使者燕破福在朝堂上如此嚣张,提出无理的赔偿和割地要求,他们怎么可能会同意议和?王尚书,你这是在助长北唐的气焰,是在卖国!”
“李尚书,你休要血口喷人!”王克之也动了怒,“我这是为了大乾的百姓着想,为了大乾的国运着想!战争一旦爆发,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难道你想让大乾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吗?”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其他官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紫宸殿内顿时乱成一团。
御座上的萧景琰脸色阴沉,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心中思绪万千。李战峰的主张固然解气,但风险太大;王克之的建议虽然稳妥,却又显得过于软弱,可能会让北唐得寸进尺。
就在这时,丞相柳承业站了出来,他看着萧景琰,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坚定:“陛下,臣认为,议和与备战并不矛盾。我们可以先派使者前往北唐议和,试探他们的底线,同时继续增派大军支援边境,加强防御。若是北唐有议和的诚意,我们可以适当做出让步,以换取边境的和平;若是北唐无意议和,一心想要发动战争,我们也有足够的实力与之对抗。”
柳承业的话让萧景琰眼前一亮,他点了点头:“柳丞相所言甚是。传朕旨意,命礼部侍郎周文远为议和使者,前往北唐军营与燕破军商议议和事宜;同时,命禁军统领赵毅率领三万禁军,即刻启程前往雁门关,支援秦烈。另外,让户部加快粮草和军械的调拨,务必保证边境守军的供给。”
“臣遵旨!”众官员齐声应道,随即纷纷退下,各司其职。
周文远接到命令后,不敢耽搁,立刻带着随从前往北唐军营。他深知此次议和任务艰巨,北唐军队刚刚攻打雁门关受挫,心中定然充满怒火,想要让他们同意议和,恐怕并非易事。
果然,周文远抵达北唐军营后,燕破军根本不给他好脸色。燕破军坐在帅椅上,斜眼看着周文远,语气冰冷:“大乾使者?你们大乾军队不敢与我北唐对抗,现在派你来议和,是想求饶吗?”
周文远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拱手说道:“燕将军,两国交战,受苦的是百姓。我大乾陛下念及两国百姓的安危,不愿再看到生灵涂炭,所以派我前来与将军商议议和事宜。只要北唐愿意撤军,停止对大乾边境的侵扰,我大乾愿意给予北唐一定的补偿。”
“补偿?”燕破军冷笑一声,“你们大乾能给我们什么补偿?一百万两白银和百里土地,少一分都不行!若是你们不答应,我北唐大军明日就会再次攻打雁门关,直至攻破为止!”
周文远心中一沉,燕破军的态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强硬。他知道,继续商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于是说道:“燕将军,你的要求我会如实禀报给我大乾陛下,还请将军稍等几日,待我大乾陛下做出决定后,我再给将军答复。”
燕破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限你们三天时间,若是三天后还不答应我的条件,就等着迎接我北唐大军的怒火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