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镇北候酿酒边城红(一)
第八十一章镇北候酿酒边城红(一) (第1/2页)北境城的风,总是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气,像无数把细碎的冰刃,刮在人脸上生疼。城门处,守城的士兵身披厚重的铠甲,腰间佩刀,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进出的行人,警惕着草原部落可能带来的威胁。城内的街道不算宽敞,却很规整,两侧的房屋多是用青石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灰蒙蒙的海洋。
林婉牵着一头瘦弱的驴,驴背上驮着她仅有的行囊——几身换洗衣物、一本泛黄的酿酒古籍,还有一小袋从江南带来的酒曲。她站在街道中央,看着眼前陌生的景象,心里既有忐忑,又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期待。她是半个月前从江南出发的,父亲临终前,将这本酿酒古籍交给她,叮嘱她务必去北境城找镇北候,说镇北候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或许能为她寻一条生路。
“让让,让让!”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林婉赶紧牵着驴躲到路边。只见一队骑兵疾驰而过,为首的男子身披黑色铠甲,铠甲上镶嵌着银色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街边的行人纷纷驻足,恭敬地低下头,嘴里念叨着“候爷”。林婉心中一动,这人,想必就是镇北候林夏了。
骑兵队很快消失在街道尽头,林婉才敢抬起头。她打听了镇北候府的位置,牵着驴慢慢往前走。候府位于北境城的中心,红墙高筑,门口两侧矗立着两座石狮子,气势恢宏。林婉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口,对守门的士兵说:“劳烦通报一声,江南林氏之女林婉,求见镇北候。”
士兵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见她衣着朴素,却气质不凡,便转身进府通报。不多时,士兵出来,对她说:“候爷让妳进去。”林婉跟着士兵走进候府,穿过几座庭院,来到一间书房。书房内陈设简单,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幅描绘北境风光的山水画。镇北候正坐在书桌后,手里拿着一份奏折,见她进来,便放下奏折,开口问道:“妳就是林先生的女儿?”
“是,民女林婉。”林婉躬身行礼,声音清脆。
镇北候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妳父亲在信中说,妳擅长酿酒?”
林夏坐下后,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回候爷,民女自小跟着父亲学习酿酒,略懂一些皮毛。父亲说,北境苦寒,将士们常年征战,若是能有好酒暖身,或许能缓解一些辛劳。民女愿为北境的将士们酿出好酒。”
镇北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北境确实需要好酒。我听闻江南的女儿红闻名天下,不知妳能否在这北境城内酿出女儿红?”
林夏心中一喜,女儿红是江南传统名酒,以糯米为原料,用独特的酒曲发酵,陈酿多年后,酒香醇厚。她赶紧回答:“民女可以一试!只是北境的气候与江南不同,原料也可能有所差异,还需要候爷多多支持。”
“没问题。”镇北候爽快地答应,“我会让人给妳安排一处酿酒的作坊,所需的原料、工具,你也尽管开口。若是酿出好酒,我必有重赏。”
就这样,林婉在北境城有了一个目标——酿出属于北境的女儿红。她知道,这条路不会轻松,但她有信心,一定能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为北境的将士们带来一丝温暖。
镇北候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一早就派人给林夏送来了消息,说在北境城的西边找到了一处合适的酿酒作坊。林婉跟着仆人来到作坊,只见这是一座废弃的院子,院子里有几间破旧的房屋,还有一个很大的空地。房屋内积满了灰尘,墙角还结着蜘蛛网,但整体结构还算完好。
“林姑娘,妳看看这里还需要什么改造,尽管跟我说,我让人来弄。”仆人恭敬地说。
林婉仔细查看了每一间房屋,然后说:“把这些房屋打扫干净,破损的地方修补好。另外,我需要一个大的灶台,几个发酵用的大缸,还有蒸馏用的设备。原料方面,我需要大量的糯米,还有一些制作酒曲的药材。”
仆人一一记下,然后转身离开去安排。林婉则留在院子里,规划着酿酒的流程。她知道,北境的气候比江南寒冷干燥,这对酿酒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寒冷的气候可能会延长发酵时间,但也能让酒的口感更加醇厚;干燥的环境则有利于酒的储存。
几天后,作坊改造完成,原料和工具也都陆续送到。林婉开始着手制作酒曲。酒曲是酿酒的关键,女儿红的酒曲需要用到辣蓼草、甘草、当归等多种药材。她按照古籍上的配方,将药材研磨成粉,然后与糯米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再切成小块,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发酵。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北境的空气过于干燥,酒曲在发酵过程中水分流失过快,表面出现了干裂的情况。林婉看着干裂的酒曲,心里十分着急。她尝试着在酒曲周围洒水,增加空气湿度,可效果并不理想。
“林姑娘,这可怎么办啊?要是酒曲做不好,这酒就没法酿了。”帮忙的仆人看着干裂的酒曲,也跟着着急起来。
林夏没有放弃,她翻阅着父亲留下的酿酒古籍,希望能找到解决办法。古籍中记载,在干燥的地区制作酒曲,可以在发酵的容器周围放置一些湿润的麻布,同时控制好室内温度。林婉眼前一亮,赶紧按照古籍上的方法尝试。她找来了几块麻布,用水浸湿后,围在放酒曲的木架周围,然后在房间里生了一个小火炉,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几天过去了,酒曲终于成功发酵。看着那些表面布满细小绒毛、散发着淡淡药香的酒曲,林婉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该开始酿造女儿红了。她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在水中,直到糯米吸足水分。然后,她将浸泡好的糯米倒入大锅中蒸煮,蒸好的糯米颗粒饱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将蒸好的糯米摊开晾凉后,林婉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酒曲,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倒入发酵用的大缸中,密封好。她在大缸外面裹上厚厚的棉被,用来保持温度。接下来,就是等待发酵的过程了。林婉每天都会来到作坊,检查大缸的温度和密封情况,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半个月后,林婉打开其中一个大缸的密封盖,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她用勺子舀出一些酒液,尝了尝,酒液口感清甜,但酒精含量还比较低,还需要进一步蒸馏提纯。林婉心中大喜,这说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北境的女儿红,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
蒸馏是酿酒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能将发酵后的酒液中的酒精提纯,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林婉在作坊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蒸馏设备,由一个大铁锅、一个木甑、一个冷凝器和一个接酒桶组成。
她将发酵好的酒醅倒入木甑中,然后在大铁锅中加水,点燃柴火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木甑中的酒醅开始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导管进入冷凝器,冷却后变成酒液,滴入接酒桶中。
蒸馏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温度过低,酒精无法充分蒸发;温度过高,则会导致酒液中混入过多的杂质,影响口感。林婉守在蒸馏设备旁,时不时地用温度计测量锅中的温度,调整柴火的大小。
“滴答,滴答”,酒液不断地滴入接酒桶中,刚开始滴出的酒液清澈透明,酒精含量很高,口感辛辣;随着蒸馏的进行,酒液的颜色逐渐变得微黄,口感也越来越醇厚。林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接一点酒液品尝,记录下不同阶段酒液的口感和特点。
经过几天的蒸馏,林婉终于得到了一批纯度较高的酒液。她将这些酒液装入酒坛中,密封好,准备进行陈酿。陈酿是女儿红的灵魂,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陈酿,酒中的杂质才能慢慢沉淀,酒的口感和香气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这天,镇北候林夏来到酿酒作坊,查看林婉的酿酒进度。林婉赶紧将他迎进作坊,打开一坛刚蒸馏好的酒,给镇北候倒了一碗。“候爷,您尝尝,这是刚蒸馏好的酒,还没来得及陈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