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 第九十一章宁王世子险受挫(二)

第九十一章宁王世子险受挫(二)

第九十一章宁王世子险受挫(二) (第1/2页)

林夏心中一惊,没想到陛下会给她这么高的封赏,还让她兼任京城卫戍司令。这既是陛下对她的信任,也意味着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京城卫戍司令掌管京城防务,身处权力中心,稍有不慎就会卷入朝堂纷争,而边境的治理也离不开她的统筹,两地兼顾绝非易事。
  
  “陛下,臣感激陛下的信任,但京城卫戍司令责任重大,臣长期驻守边境,对京城事务尚不熟悉,恐难胜任。”林夏斟酌着开口,并非她不愿承担,而是担心分身乏术,反而误了大事。
  
  陛下却摆了摆手,眼中带着期许:“林爱卿不必过谦。你能在边境稳住局势,平定宁王之乱,足以证明你的能力。京城虽不比边境凶险,却也暗流涌动,朕需要你这样正直且有魄力的人来掌管卫戍之事,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徒。至于边境,墨尘与陈峰皆是可用之才,有他们辅佐,你尽可放心。”
  
  话说到这份上,林夏再无推辞的理由。她躬身行礼:“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既守好京城,也护好边境!”
  
  陛下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道:“你初到京城,需多留意朝中动向。户部尚书王大人、御史大夫张大人皆是忠臣,可与他们多些往来;至于其他官员,你只需秉持公正,不必刻意攀附。”
  
  林夏将陛下的叮嘱记在心中,随后退出皇宫,前往镇北大将军府。这座府邸是陛下特意赏赐的,位于京城东隅,虽不及王府奢华,却也规整大气。刚安顿下来,就有侍卫来报,说御史大夫张大人前来拜访。
  
  张大人进门时,手中还提着一个食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林将军,听闻你今日回府,老夫特意带了些家中小厨做的点心,过来看看你。”
  
  林夏连忙起身迎接,将张大人请进厅堂:“张大人客气了,劳您亲自跑一趟,臣实在过意不去。”
  
  两人分宾主坐下,张大人开门见山:“陛下让你兼任京城卫戍司令,看似是荣宠,实则是将你推到了风口浪尖。朝中那些曾依附宁王的官员,虽已收敛锋芒,却未必真心臣服,你可得多加提防。”
  
  林夏心中一暖,张大人这番话是真心为她着想。“多谢张大人提醒,臣会多加留意。只是臣初来乍到,对京城官员的底细尚不了解,还需张大人日后多指点。”
  
  “好说,好说。”张大人笑着点头,“老夫与你虽相处不多,却深知你是为国为民的好官。日后若有需要,老夫定当尽力相助。”
  
  两人又聊了些朝中之事,张大人才起身告辞。送走张大人后,林夏陷入沉思。京城果然不比边境,表面平静,实则处处是陷阱。她必须尽快熟悉京城的局势,才能守住陛下的信任,也守住自己的初心。
  
  接下来的日子,林夏一边熟悉京城卫戍的事务,一边与户部、兵部等部门对接边境的粮草、武器供应。她行事公正,不偏不倚,很快就赢得了卫戍士兵的信任,也让朝中一些中立官员对她多了几分认可。但与此同时,一些暗中敌视她的势力也在悄悄行动——有人在街头散布谣言,说她“拥兵自重,意图不轨”;还有人在户部故意拖延边境的粮草拨款,试图给她制造麻烦。
  
  林夏对此早有预料,她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将街头谣言的证据收集起来,交给张大人,由张大人在朝堂上禀明陛下;至于户部拖延粮草之事,她直接带着边境的粮草清单进宫,当着陛下的面,将户部的失职一一指出。陛下震怒,当即下令斥责户部尚书,并责令其立刻补齐边境粮草。
  
  几次交锋下来,那些暗中使绊子的人知道林夏不好惹,便暂时收敛了动作。林夏也趁机巩固自己的地位,将京城卫戍的防务梳理得井井有条,同时通过书信与墨尘、陈峰保持联系,及时了解边境的情况。
  
  就在林夏渐渐适应京城生活时,一则来自流放地的消息传来——萧景瑜在流放途中逃脱了!
  
  萧景瑜被流放三千里,目的地是极北苦寒之地,沿途有重兵押送,按常理来说,绝无逃脱的可能。可据押送官员上报,萧景瑜是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所救,这些人武功高强,不仅杀了几名押送士兵,还抢走了押送的文书,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
  
  消息传到京城,陛下震怒,下令全国通缉萧景瑜,务必将其捉拿归案。林夏得知消息后,心中也泛起一丝不安。萧景瑜对她恨之入骨,如今逃脱,必定会伺机报复,而他最有可能下手的地方,要么是京城,要么是边境。
  
  “立刻加强京城的门禁检查,尤其是进出京城的要道,务必仔细盘查每一个可疑人员。”林夏第一时间下令,同时让人将萧景瑜的画像分发到各个卫戍关卡,让士兵们熟记萧景瑜的样貌。
  
  随后,她又写了一封加急书信,派人快马送往边境,告知墨尘和陈峰萧景瑜逃脱的消息,让他们加强边境的防御,尤其是要防范陌生人进入军营附近。
  
  做完这些安排后,林夏依旧觉得心神不宁。萧景瑜身边有高手相助,而且他在京城经营多年,或许还藏有一些旧部。这些人若是联合起来,恐怕会酿成大祸。
  
  “将军,张大人求见。”侍卫的通报声打断了林夏的思绪。
  
  林夏连忙请张大人进来,刚一落座,张大人就急切地说道:“林将军,萧景瑜逃脱之事,你怎么看?老夫总觉得,此事不简单。那些救走萧景瑜的人,会不会是宁王的旧部?”
  
  “张大人所言极是。”林夏点头,“臣也有此疑虑。宁王虽死,但他的旧部遍布各地,其中不乏一些武功高强之辈。萧景瑜是宁王唯一的儿子,这些旧部很可能会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想要扶持他东山再起。”
  
  “若是如此,那麻烦就大了。”张大人皱紧眉头,“萧景瑜若是与宁王旧部勾结,再暗中联系匈奴,恐怕会对边境和京城都造成威胁。”
  
  林夏心中也是这么想的。萧景瑜在边境待过一段时间,对边境的防务有所了解,而且他与匈奴有过间接联系,若是他真的投靠匈奴,后果不堪设想。
  
  “臣已经加强了京城的防御,也通知了边境的墨尘和陈峰。只是萧景瑜行踪诡秘,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藏身之处,只能被动防御。”林夏说道。
  
  张大人沉吟片刻,说道:“老夫有个想法。宁王的旧部中,有一个名叫沈青的人,曾是宁王的谋士,此人足智多谋,却在宁王倒台后不知所踪。老夫怀疑,救走萧景瑜的人,很可能就是沈青。我们或许可以从沈青的下落入手,找到萧景瑜的踪迹。”
  
  “沈青?”林夏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不知张大人是否有沈青的画像或其他线索?”
  
  “老夫这里有一份沈青的卷宗,是当年调查宁王时留下的,里面有他的画像和一些基本信息。”张大人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卷宗,递给林夏。
  
  林夏接过卷宗,仔细翻阅起来。沈青,年约四十,面容清瘦,左眉上方有一道疤痕,曾在江南一带活动,擅长谋划,且有一定的武功基础。
  
  “多谢张大人!有了这份卷宗,我们追查起来就有方向了。”林夏心中一喜,立刻让人将沈青的画像复制多份,分发到各个关卡和地方官府,让他们协助追查沈青和萧景瑜的下落。
  
  然而,追查工作并不顺利。沈青行事极为谨慎,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踪迹。时间一天天过去,萧景瑜和沈青就像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朝中渐渐有官员开始质疑,认为萧景瑜可能已经逃离大胤,不必再浪费人力物力追查。
  
  林夏却坚持认为,萧景瑜一定还在境内。他对权力的欲望极重,绝不会轻易离开,而且他对自己的恨意,也不会让他就此罢休。
  
  这天,林夏正在卫戍司令部处理公务,突然接到下属报告,说在京城西郊的一座破庙里,发现了几名可疑人员的踪迹,其中一人的样貌与沈青有些相似。
  
  “立刻带人过去,务必小心行事,不要打草惊蛇!”林夏当机立断,亲自带领一队精锐侍卫,赶往西郊破庙。
  
  西郊破庙位于深山之中,早已荒废多年,周围杂草丛生,十分隐蔽。林夏带人悄悄靠近破庙,透过窗户的缝隙,看到庙内有五六个黑衣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人左眉上方有一道明显的疤痕,正是沈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