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末隐龙 > 阴影下的议和试探

阴影下的议和试探

阴影下的议和试探 (第2/2页)

“至于布匹,更是‘温水煮青蛙’的算计!”林宇的炭笔在“布匹”上画了个圈,“他们会给咱们‘粗布’——这种布厚,却不透气,夏天穿闷热,冬天穿不保暖,只能做普通士兵的常服;而咱们需要的‘细布’(做内衣)、‘帆布’(做帐篷),他们要么说‘缺货’,要么漫天要价,让咱们只能买他们的粗布!时间一长,咱们的织布坊就会倒闭——毕竟粗布便宜,百姓都买清廷的布,咱们自己的织工没活干,只能去给清廷的商人打工,最后蜀地的纺织业,全落到他们手里!曾经厦门在郑成功时期,纺织业发达,可清廷开海禁互市后,大量廉价粗布涌入,当地纺织工坊纷纷倒闭,就是这般手段的体现。”
  
  陈墨看着桌面上的交易链条,后背渗出一层冷汗:“这么说,他们是想通过‘互市’,把咱们的‘优势产业’(盐、蜀锦、药材)变成‘依赖产业’,把咱们的‘短板产业’(铁器、布匹)永远变成‘短板’,最后咱们的经济,全被他们控制?”
  
  “不止!他们还要偷咱们的‘经济情报’!”林宇的炭笔在交易链条旁画了个“眼睛”的符号,“每次交易,他们的商人都会问‘这次能运多少盐’‘蜀锦的织机有多少台’‘药材的库存够不够’——这些看似‘闲聊’的问题,其实是在摸咱们的底!他们能通过盐的运输量,算出咱们的盐井数量、产盐能力;通过蜀锦的数量,算出咱们的织工人数、蚕丝产量;通过药材的种类,算出咱们的药田分布、采收周期!”
  
  他想起江南探子传回的消息,语气里满是警惕:“去年郑成功在厦门搞互市,清廷的商人用三个月就摸清了郑军的粮草储备,后来清军偷袭厦门,正好赶上郑军的粮草‘青黄不接’——这就是他们的‘情报战’,用‘互市’当幌子,偷咱们的经济情报,为日后的进攻做准备!就像中俄早期边境互市,俄国商人借贸易之名,刺探我国边境物产、兵力部署等情报,为后来的侵略扩张埋下伏笔。”
  
  “最根本的是,他们想切断咱们与其他反清势力的‘经济联系’!”林宇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黑暗——那里是夔东十三家的地盘,“咱们现在能从夔东十三家买木材(造炮架),从李定国残部买硫磺(造火药),这些交易都是‘私下进行’,清廷管不着。可一旦开了‘官市’,他们就会说‘只能和清廷交易,不能和其他势力交易’,要是发现咱们和夔东十三家做生意,就‘暂停互市’,断咱们的粮秣、铁器!”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陈墨:“到时候,咱们要么‘断粮’,要么‘断交’——无论选哪个,都是清廷想看到的结果!他们就是想通过‘互市’,把咱们从‘反清联盟’里孤立出来,让咱们变成‘孤军’,最后再慢慢消灭!昔日宋金对峙时,金国就通过控制宋与西夏、蒙古的互市,孤立宋朝,削弱其外援,最终一步步蚕食宋土,清廷此举,如出一辙!”
  
  烛火映照在林宇的脸上,将他的轮廓映得格外清晰——那双眼睛里,没有了刚才的愤怒,只剩下冷静的决绝。他拿起炭笔,在桌面上的交易链条上重重划了一道横线,将其彻底切断:“所以,这‘互市’就是一把‘糖衣裹着的刀’,看着甜,实则能要命!咱们不仅不能答应,还要把清廷的这些算计,告诉李定国残部、夔东十三家,让他们也警惕清廷的‘经济陷阱’——只有咱们联合起来,守住自己的经济命脉,才能在这场‘反清复明’的战争里,真正站稳脚跟!”
  
  陈墨重重地点头,手里的密报被捏得紧紧的——他知道,林宇的这番分析,不仅是看透了清廷的算计,更是为西南的经济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