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惊涛
劣币惊涛 (第2/2页)“砰!”一声沉闷的巨响,银饼在地上弹了一下,裂开一道更长的缝,细碎的铅渣从缝里掉出来,滚到赵文远的脚边。图海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官帽上的孔雀翎都在颤:“官银的信誉!大清两百多年的官银信誉,就被这群鼠辈败光了!”
他的怒吼在狭小的签押房里回荡,震得梁上的灰尘都往下掉:“如今市面乱成什么样了?直隶的粮商拒收官银,江南的绸缎庄只用洋元,连京城的当铺都把官银的折价压到了三成!百姓拿着银子买不到米,绿营士兵吃不饱饭——这要是激起兵变,要是各省都学武昌闹起来,谁来担这个责?!你说!这如何是好!”
吼完这通,图海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踉跄着坐回紫檀木椅上,原本挺直的脊背瞬间垮了下来,连肩膀都显得有些佝偻。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却越擦越湿,目光无意识地扫过案头的文书堆,忽然停在了一份标着“密”字的奏折上——那奏折的封皮已经被他翻得起了毛边,边角处还沾着墨渍,正是昨日军机处转来的关于“蜀锦券”的密报。
图海的手指颤抖着,几乎是捏着奏折的边角把它拎了起来,指尖划过“蜀锦券在北方商界流通日广”那行字时,指甲都快嵌进纸里。他的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从脸颊到脖颈,都没了血色,眼神里的怒火渐渐被惊恐取代,声音发哑,像被砂纸磨过:“林宇…是林宇的蜀锦券…听说在直隶、山东,连州县的驿馆都收这券了!”
他顿了顿,喉咙里发出一阵干涩的声响:“商户说,这券能在川东的钱庄兑足色纹银,还能去指定的粮铺买平价粮——比咱们官银还准,还稳!这…这哪是民间的券,这比咱们的官银还像官银了!”
“祸事!这是天大的祸事啊!”图海猛地将密报摔在案上,密报散开的纸页上,还留着他之前圈画的字句——“天津商帮以蜀锦券结算茶叶贸易”“济南粮栈仅收蜀锦券售粮”。他双手抓着自己的头发,指缝间露出的头发已经有了不少白丝,语气里满是绝望,“官银失了信誉,百姓信蜀锦券,商家认蜀锦券…咱们大清的银本位,咱们朝廷的根基,这是要塌了啊!”
赵文远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只能看着图海痛苦的模样,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知道,大人说的是实话——前几日他去崇文门的布店给母亲买布,掌柜的就劝他:“爷要是有蜀锦券,就用券结算,比官银划算,还不担心成色。”那时他只当是商户随口说说,如今才知,这“蜀锦券”早已悄无声息地渗进了北方的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