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藏在关东军中的王牌间谍——武田毅雄
第四百七十八章 藏在关东军中的王牌间谍——武田毅雄 (第1/2页)四平易手的消息。
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狠狠扇在了鬼子东津城大本营和关东军司令部的脸上。
坂垣征四郎在震惊和羞愤之余,更多的是难以置信。
他实在是无法接受帝国精锐的关东军,竟然在正面野战中会被大夏国奉北野战军如此迅速地击溃。
就连重镇四平,都这么轻易的丢了。
“八嘎!”
“饭田这个蠢货!”
“他应该切腹!”
“他确实切腹了,但这远远不够!”
“切腹自尽,也弥补不了它犯下的罪过。”
坂垣在小鬼子关东军的司令部内咆哮,如同一头困兽,“必须夺回四平!”
“我们必须挽回帝国的颜面!”
“四平丢失,整个奉北局势将彻底崩坏。”
“我们将丢掉整个奉北。”
“帝国将滑入深渊,彻底滑入深渊。”
与坂垣征四郎相比,石原莞尔相对冷静。
但这头狡猾的小鬼子,其眉头也紧锁着:“坂垣君,冷静!”
“四平失守,固然是重大损失。”
“但也印证了我的判断——奉北野战军的战斗力远超我们预估。”
“尤其是奉北野战军的王牌部队,李云龙、丁伟、孔捷的几个军。”
“据我军得到的情报,在斯达林格勒之战之后。”
“丁伟!”
“孔捷!”
“李云龙!”
“因功劳,已经升职为军长。”
“其麾下部队的战斗力极为强悍,面对日耳曼帝国陆军王牌部队。”
“不落下风!”
“虽然支那人在北极熊国战场上,也是损失极为惨重。”
“但精锐仍在,在这段时间内打造出一支实力强大的精锐。”
“并非是不可能!”
“现在我军贸然反击的话,怕是正中了苏长青下怀!”
“我想,此时苏长青巴不得我们调集主力在四平城下与他决战!”
面对石原莞尔的再次建议,坂垣征四郎说道:“那你说怎么办?”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支那人占领四平。”
“进一步威胁常春和新京吗?”
坂垣怒视石原。
“当务之急是稳定战线!”石原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四平周边,“命令各部收缩兵力,在公主岭、郭家店一线构筑坚固防线,迟滞敌军向常春的推进。”
“同时,我们必须保留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以应对塔山可能出现的威胁。”
“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苏长青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四平!”
就在石原莞尔试图说服坂垣征四郎的时候。
东津城大本营在鬼子天皇的震怒和“帝国颜面”的考量下,发来了措辞严厉的电令。
强令关东军必须夺回四平,稳固奉北战线,甚至要求坂垣与石原亲自督战,限期收复失地。
毕竟奉北一旦丢失!
就等同于切断了小鬼子的大动脉。
这是小鬼子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抚顺煤矿年均开采量达800-1000万吨,占奉北地区总产量的80%。
小鬼子通过掠夺这些煤炭解决了本土的能源问题,甚至在战争末期也不再为煤炭发愁。
鞍山铁矿储量超过10亿吨,通过昭和制钢厂控制生产,年产量达130万吨,占小鬼子战时需求的30%左右。
虽然小鬼子未能发现大型油田,但通过抚顺页岩油厂年产量达30万吨,二战期间开采量达200万吨。
同时,奉北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小鬼子提供了大量粮食:通过"粮谷出荷"政策强制低价收购农民粮食。
从40年起,鬼子每年掠夺700万吨粮食运回本土。
这些粮食不仅缓解了鬼子本土的饥荒,还支撑了侵夏鬼子军队的粮食供应。
同时,奉北的工业基础为日本提供了重要的军事装备制造能力:奉天兵工厂成为亚洲最大的军工基地,拥有1.7万名熟练工人。
满洲飞机公司年产量达1200架高级教练机。
这些工业设施直接为鬼子侵夏战争提供武器装备。
奉北的资源和人力支撑了鬼子战时经济的30%-40%
抚顺煤矿一年的煤炭产量占据鬼子同期煤炭进口量的70%以上。
奉北可以称得上是鬼子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生命线”。
这也是坂垣征四郎与石原莞尔在很多方面,有所分歧的原因。
坂垣征四郎作为关东军的最高指挥官,它实在是承担不起丢失整个奉北的后果。
丢失四平!
与塔山、景州失守!
对于东洋帝国而言,不过是慢性毒发与速死的分别而已。
当然!
对于坂垣征四郎都只是一个结果。
死!
无论是死在奉北野战军的手中,还是死在鬼子天蝗的赐死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