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 > 第169章 人心·国乱思江陵

第169章 人心·国乱思江陵

第169章 人心·国乱思江陵 (第2/2页)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双手虚虚下压,示意殿内安静。
  
  他环视一圈,沉吟片刻,语气更加恳切:
  
  “朕还是要多说几句,切莫要叫天下人觉得,朕这是名爵滥赏。”
  
  “此次封爵,上起嘉靖,下至万历,其中各涉人等,与今日朝堂诸公皆不相干。”
  
  “有已开赏格,却又未赏者,如胡宗宪是也;有未开赏格,而朕追赏者,张江陵、戚少保是也。”
  
  “但朕所赏者,是前人耶,是今人耶?”
  
  “归根到底,无非就是为了‘人心’二字而已。”
  
  “欲治大明,吏治、财税、军备等等诸项,皆是重中之重。”
  
  “然则这一切事物,却又要从人心谈起。”
  
  “当此华夏两千年之乱难题,当此大明国朝救亡图存之时,若不能众志成城,如何挽此危局!”
  
  朱由检就这么站着,从一个个大臣勋贵的脸上扫过。
  
  大殿之中,各位大臣勋贵,眼神之中或激荡、或热切、或坚毅,全都紧紧注视着这位皇帝。
  
  朱由检开口了。
  
  “是故,自今日始,天下之忠贞义士,若以全力挽此倾天之局。”
  
  “则朕所有之钱物、爵位、名禄,又何敢有一分一毫之吝啬?”
  
  朱由检举起了右手,脸色平静,却张口就许下,自绝缨之宴一事后,他登基以来的第二个政治承诺。
  
  “朕与尔等相约,与这天下之人相约。”
  
  “就在此地,就在此时,皇天后土,大明江山社稷共同为证!”
  
  “凡为国尽忠、为民请命、为大明开万世太平者,朕必使其爵不空付,功不唐捐,名不湮没!”
  
  “大明到了这个时候,当再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再有云台二十八将!”
  
  “诸卿,名爵相付,性命相较,朕虚席而待,这挽天之功,就在眼前!”
  
  话音落下,大殿之中,粗重的喘息声连成一片。
  
  众位大臣神色各异,但在座之中心中,模模糊糊都有一种感觉。
  
  青史悠悠,似乎冥冥之中已有笔写于其上。
  
  ——天启七年,帝于武英殿,定挽天之功,定倾国相赏之约。
  
  明主知人,则群贤毕至。
  
  明主定赏,则众功并起。
  
  大明何其……何其有幸!
  
  单此人心三事,圣朝中兴便已在眼前了!
  
  英国公情难自抑,他终于放下了一切的担忧,第一个起身离座,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
  
  仿佛一个信号,殿中文武,勋贵百官,如潮水般,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寂静的武英殿内,只听得衣袍摩挲之声,与膝盖砸在地上的闷响,此起彼伏。
  
  纵使以定国公徐希皋之老成,此刻竟也目中含泪,俯身叩首。
  
  差得太远了,实在差得太远了!
  
  不要说与神宗相比了。
  
  大明历代除太祖、成祖以外,哪位天子能有此英豪气概?!
  
  这一局,我定国公府,就跟了又如何!
  
  满朝大臣之中,尤以经历万历一朝的中年、老年臣子勋贵们最为激动。
  
  而那些青年官员,他们或许没有经历过张居正的时代,或许没有经历过万历的殆政,却也在史书中、在前辈的叹息中,感受过那份不甘与悲凉。
  
  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机遇!
  
  中兴之主的身侧,又怎能没有中兴名臣!
  
  此刻,他们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胸膛直冲头顶,烧得他们双目发赤,浑身颤抖!
  
  “陛下圣明!!”
  
  也不知是谁,用嘶哑的嗓音,喊出了这四个字。
  
  仿佛点燃了火药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从武英殿内爆发而出。
  
  这声音里,没有往日的敷衍与麻木,没有朝会的例行公事,只有压抑了太久的激动,只有喷薄而出的希望!
  
  朱由检静静地站着,也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
  
  许久,朱由检才缓缓抬起手,“众卿平身。”
  
  群臣依言起身,许多人已是袍服微乱,神情激荡,但看向御座的眼神,却全然都是热切。
  
  朱由检的目光,落在了来宗道的身上。
  
  “来卿。”
  
  “臣在!”
  
  朱由检点点头,道:
  
  “礼部三事,全是人心之事,其中诸多关节情面,朕已写于令书之中。”
  
  “你今日回去,尽快将各事方案开列清楚,分派人手去议。定了时日,先报到新政委员会高时明处。”
  
  “各份方案都按格式而写,议定一件,就在承天门外公示一件。”
  
  “如此新政第一事,便由你来作了,切勿让朕失望!”
  
  来宗道深吸口气,回话铿锵有力:“臣,敢不效死!”
  
  朱由检又将目光转向另一个人。
  
  “兵书左侍郎,霍维华。”
  
  “臣在!”霍维华站起身来,面色激动但又有些尴尬。
  
  有些话他需要说,但眼下这个气氛之下,他又不敢说了。
  
  朱由检却直接开口道:
  
  “这军功封赏之事,本应由兵部来做。”
  
  “但这等追付前朝恩赏之事,非比寻常,名为封赏,实乃新朝抵定人心之始。”
  
  “是故,朕才将之放在礼部去做。”
  
  “但一干陈年档案,过往叙功之事,兵部也要一应配合。”
  
  “而今日以后,论功赏爵之事,却还是放在兵部。”
  
  “朕如此安排,你可接受吗?”
  
  霍维华心中长舒口气,心中那一点犹豫瞬间散去,拱手领命:“臣,谨遵圣喻!”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摆摆手让其坐下。
  
  他停顿片刻,终于转向了下一个人。
  
  “刑部尚书,乔允升,起身接令!”
  
  ……
  
  来宗道重新坐下,手指抚过那三份由御笔亲书的绸缎令书,恍惚间竟觉指尖滚烫。
  
  这不是冰冷的条文,这是足以燎原的火种。
  
  新朝雅政,将自此而起。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环视了一圈这武英殿。
  
  英国公张惟贤仍未完全平复,眼眶微红,正襟危坐。
  
  首辅黄立极则低着头,让人看不清神情,只是那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其余六部九卿之中,白发苍苍之人比比皆是。
  
  而那些新入秘书处的年轻人,却一个个挺直了腰杆,眼中燃烧着的光,令人难以直视。
  
  一边是日薄西山,一边是旭日初升。
  
  来宗道忽然明白了,这仅仅是开始。
  
  一场席卷大明的风暴,已在今日,于这武英殿中,悄然汇聚。
  
  而他来宗道,今年方才五十有六而已,竟有幸立于这风眼之中。
  
  他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胸中沉寂已久的血,又一次热了起来。
  
  但是……
  
  攀附阉党的过往,真的就能这么被轻易搁下吗?
  
  来宗道血热不过片刻,混迹官场二十年的心智又占了上风。
  
  他眼睛微微眯起,忍不住侧头看向了站起身来的刑部尚书乔允升。
  
  东林旧案,陛下心中又是作何打算的呢?
  
  来宗道在令书上摩挲的手指,不由得渐渐停下了。
  
  (附图,永昌帝君“令书”,新朝新工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