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陆司砚,你想要宝宝吗?”
第160章 “陆司砚,你想要宝宝吗?” (第2/2页)而且变数极多。
沈书柠想了想,“我接。”
“行,我给你介绍几个老师。他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沈书柠莞尔,“谢谢老大。”
当事人是个三十岁的年轻人,而委托人是他年迈的母亲。
这家人确实条件很艰苦,儿子没什么存款,几乎存款等于0,这一病倒收入也随之断了。
他母亲是有点腿疾的老人,平时靠着最低的退休工资和收废品为生。
“沈律师,我儿子那天好好的,在工地干活感觉到喉咙有点不舒服,结果就去了离他们医院最近的一家医院挂号检查。”
“结果人好好的走进去,结果就躺着出来了,现在植物人,医院还要赶我们走!我老家人都说让我去闹,去拉横幅,我说我没文化,我也不懂,但我知道我相信国家的法律可以为我们老百姓申冤。我一定要告他们!告无良的医生!”
“这就是一起医疗事故!”
沈书柠看着老泪纵横的老人,心里同情但也很客观的指出了问题:“阿姨,你先擦擦眼泪缓缓。”
“你应该走访过很多地方,都去咨询过了吧?医疗纠纷的案子呢,很难打。因为最难打的地方,就是怎么去认定这个医疗责任的划分这一块,法院的人可不懂医,只能去委托医学会或者是专业鉴定所的人去进行事故鉴定。等拿到了这个责任划分,再按照各自承担的责任,来去划分这个比例。”
“这个周期很长,而且可能还会面临您儿子病情的变化,随之程序都要改变。您确定还要打吗?”
刘桂芬眼里透着坚定,“打!”
沈书柠点头,“行!那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你提供的证据。”
看了几页后,沈书柠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病人的病历资料几乎都是残缺的,“刘阿姨,你们当时有去封存病历吗?”
刘桂芬茫然,“封存病历是什么东西?”
“我也听说病历很重要,去找医院闹啊,可医院他们不给我。我能拿到的就这些了。”
这就难办了。
所有的鉴定依据的都是病历。
沈书柠决定下午去陪她跑一趟医院。
“刘阿姨,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们等两点他们上班,我跟你一起去医院好吗?”
沈书柠让前台多订了一份餐给她,而她则关于医疗纠纷的细则的拿出来熟悉。
医疗纠纷如何维权,有专门的规定,哪怕是专业律师如果没打过这类官司,可能都不了解。
沈书柠既然接受了她的委托,就要替她认真的思考。
凌海医院,是一家刚升上二级的私立医院。
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有限,很多自助查询机器都没有。
想要病历资料只能找院方索取。
而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事发那天的,医生记录下来的病程记录了。
等下午两点,两人去找医务科的科长时,却被告知他出差了。
“沈律师,这怎么办?”
沈书柠不急,“刘阿姨,我开车带你去医疗执法队,你直接进去投诉他们不给你病历!这件事,只能你去做,我们代办不了。”
中午她跟老大介绍的张律师沟通过,医疗执法大队在接到投诉的两天内就会立刻去被诉医院调查。
这事找民警没用,只能找执法大队的人!
刘桂芬连连点头,“好好,我这就去!”
沈书柠突然注意到他们大厅的营业执照,到期日。
嗯?这营业执照似乎过期了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