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32章:千金马骨

第332章:千金马骨

第332章:千金马骨 (第1/2页)

而后,朝中百官皆伸长了脖颈,屏息凝神,暗自揣度。
  
  按祖制章程,定了这四位,接下来便该是刑部、兵部尚书的任命了。
  
  尤其是兵部,九边之安危,社稷之存亡,皆系于此,不知皇上心中属意哪位宿将名臣。
  
  只是,这朝中事若都能教这帮官员揣度了去,那天子又何以为“天”子?
  
  只见龙椅上的皇帝嘴角噙着莫测的笑意,竟将御案上的名册缓缓合上。
  
  “王承恩。”皇帝的声音沉静。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立刻躬身出列,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奴婢在。”
  
  “传朕旨意,宣‘手摇四锭纺纱机’项目一应有功匠人,上殿觐见。”
  
  “遵旨!”
  
  王承恩这一声唱喏,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在百官心中激起了万丈狂澜!
  
  整个皇极殿刹那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随即,沉默化为了嗡嗡的私语,如同无数只蜜蜂在殿内盘旋。
  
  “什么?宣……匠人上殿?”一名言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同僚,只见对方脸上也是一模一样的惊愕与迷茫。
  
  “自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何曾有过布衣工匠上殿面君之先例?此,此乃荒唐!不成体统!”一位老翰林气得胡须直抖,满脸涨成了猪肝色。
  
  这震惊,迅速化为了愤怒与屈辱!
  
  什么意思?
  
  平民老百姓都能上这皇极殿了?
  
  那我等算什么?
  
  我等十年寒窗,悬梁刺股,从千军万马的科举独木桥上杀出来,方得了这一个站在殿上的资格。
  
  这些引车卖浆抡锤打铁的贱役之民,凭什么与我等同列?
  
  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他是要将我辈读书人的脸面,摁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踏不成!
  
  一时间,多少官员心中翻腾着的是“斯文扫地”、“祖制崩坏”的悲愤。
  
  他们看向那高高在上的年轻皇帝,眼神里充满了不解质疑甚至是一丝隐晦的不满。
  
  而在大殿之外,那金砖铺就的广场上,七个身着崭新匠衣的汉子正垂手站立,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为首那人,正是张机。
  
  他低着头,眼角的余光能瞥见身边几个老伙计微微颤抖的腿。
  
  他们这一年多来过的日子简直像是在做梦。
  
  一年多前,他们还只是在各自的家乡,靠着祖传的手艺糊口,算是个十里八乡有点名气的匠人。
  
  可突然一道圣旨,便将他们从天南地北请到了京师。
  
  到了京师,非但没有想象中的劳苦,反而是住进了工部专设的“匠师院”,好吃好喝地供着,月钱比原先一年挣得都多。
  
  更让他们感激涕零的是,朝廷竟派人将他们的老婆孩子都接了过来,安排得妥妥当当,让其毫无后顾之忧。
  
  他们这辈子,何曾受过这般礼遇?
  
  于是,众人便将一颗心一腔热血全都扑在了“新式纺纱机”上。
  
  失败了多少次,画了多少张图,废了多少木料,他们已记不清了。
  
  只记得那些官员大老爷们从不责骂,只是与他们一同蹲在工坊里,一同刨木、一同拉锯,一同为了一个齿轮的咬合而彻夜不眠。
  
  终于,那能让四根纱线一同飞舞的“神机”造成了!
  
  而现在,他们这几个一辈子与木头铁块打交道的匠人,竟然得到了进宫面圣的机会!
  
  这可是光宗耀祖,能刻在祖宗牌位上的荣耀啊!
  
  张机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祖宗保佑,莫要失了礼数。”
  
  正思忖间,只听殿内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声:“宣——张机、钱凌云、孙桥、李尺、周转、吴思、郑固,觐见——”
  
  七人心头一颤,在小太监的引领下,他们迈着僵硬的步子,一步一步踏入了这辈子都未曾想过的,代表着帝国最高权力的皇极殿。
  
  殿内金碧辉煌,蟠龙金柱气势逼人,两侧文武百官的目光如针一般刺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几乎不敢抬头。
  
  七人不敢多看,快步走到丹陛下,按照事先演练过无数次的礼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着金砖,用尽全身力气颤抖着喊道:“草,草民张机(钱凌云……)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并不齐整,甚至带着浓重的各地方言口音,却透着一股发自肺腑的敬畏与激动。
  
  百官闻之,不少人嘴角露出一丝鄙夷的冷笑。
  
  皇帝却毫不在意,他温和地对王承恩道:“念吧。”
  
  王承恩上前一步,展开手中一卷明黄的圣旨,朗声念道:
  
  “《关于表彰‘手摇四锭纺纱机’项目有功工匠及设立‘天工院士’荣誉称号之上谕》。”
  
  听到这标题,不少官员便已皱起了眉头。
  
  只听王承恩继续念道:“……朕惟国之强盛,根于民生;民生之富足,源于百工……长久以来,匠人劳作于市井,贡献于乡野,其功甚伟,其名不彰,朕心甚憾之……今有工匠七人,以木石为纸,以刻刀为笔……终得‘手摇四锭纺纱机’,使一人之纺绩,可当旧时四人之功。
  
  此非奇技淫巧,乃是利国利民、藏富于天下之重器!若无此七人之坚韧,此利器至今尚存朕之腹稿……其功,当与运筹帷幄之将帅、治理地方之良臣同!……”
  
  圣谕念到这里,殿内已是一片静默。
  
  百官们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惊愕不屑愤怒沉思,不一而足。
  
  将匠人之功与将帅良臣并列?
  
  此举,无乃将上下之序、尊卑之别,乾坤倒置乎!
  
  张机等人则是听得热泪盈眶,浑身颤抖。
  
  原来,皇帝是这样看他们的!
  
  他们所做的一切皇帝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一刻,他们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值了!哪怕现在就死了,也值了!
  
  圣谕至此已是骇浪惊涛,然百官们不知这仅仅是风暴之序曲,真正石破天惊之雷鸣,还在后头!
  
  王承恩念完那段对匠人功绩的褒奖后,便垂首退至一旁,圣谕的下半卷并未展开。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高潮,将由天子亲启!
  
  果不其然,这一次,皇帝没有让任何人代劳。
  
  他缓缓从龙椅上站起,那并不算特别魁梧的身躯,此刻却散发出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
  
  他的目光如扫过秋风的利剑,掠过殿上每一张惊疑不定的脸,最后,才落在那七个激动得浑身发抖的匠人身上,化作一丝温煦。
  
  随即,皇帝沉浑而清晰的声音响彻皇极殿的每一个角落:
  
  “为彰其功,为励天下百工,”皇帝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朕今日于这皇极殿上,亲设我大明工匠之最高荣誉——‘天工院士’!”
  
  “自即日起,于格致院下,设立‘天工院’荣誉殿堂。”
  
  “凡于格物、制造、水利、军工、农具、医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革新技术,足以利国、利军、利民者,经工部与格致院评议,由朕亲自审批,即可授予‘天工院士’之终身荣誉称号!”
  
  “‘天工院士’非官,然可见官不拜,享正三品官俸禄!此为大明对顶尖技术人才之最高敬意!”
  
  皇帝的声音还在殿中回荡,百官却已是脑中一片轰鸣,几欲昏厥!
  
  “见官不拜”!“享正三品官俸禄”!
  
  这两个词何止是天雷!简直是九天神雷,将满朝文武的魂魄都劈得七零八落!
  
  正三品!
  
  那是什么概念?!
  
  那是六部左右侍郎之尊位!
  
  是都察院副都御史之威严!
  
  是在这皇极殿上,有资格站在前列与国同议的大员!
  
  在场官员,九成以上终其一生都未必能企及此等高位!
  
  多少进士出身的饱学之士,在翰林院熬白了头,在州府奔波了一生,也不过是个四品、五品的官身。
  
  如今,一群引车卖浆的匠户,不经科举,不事文章,仅凭手中那点“末技”便一步登天,与朝中大员比肩?
  
  这让那些在官场宦海之中苦熬资历,小心翼翼熬了数十年才爬到四品、五品的官员情何以堪!
  
  这岂不是说,他们一辈子的寒窗苦读宦海沉浮,竟还不如这几个工匠鼓捣出来的一台器械?!
  
  一瞬间,不知多少官员气血上涌眼前发黑,胸中那股子屈辱荒诞嫉恨之火几乎要烧穿他们的官袍!
  
  皇帝没有给他们太多消化的时间,他抬起手,指向张机等七人,声音激昂:
  
  “朕宣布,我大明第一批天工院士名单——”
  
  “此七人之名,与其乡贯功业,皆由史官录入国史,与国同休!”
  
  皇帝的声音一顿,随即朗声唱名,每一字都仿佛金石之声,敲在百官心头。
  
  “首席总匠师:张机!原籍北直隶,善运绳墨,尤擅机巧勾连、引力传动之术!”
  
  “副总匠师:钱凌云!原籍应天府,精于冶炼锻造,能制毫厘之机件,其工之巧,鬼斧莫能及也!”
  
  “核心匠师:孙桥!原籍浙江,专攻榫卯斗拱,能使万钧之器,稳如山岳!”
  
  “核心匠师:李尺!原籍山西,掌制图之法,定营造之式,分寸不差!”
  
  “核心匠师:周转!原籍福建,于绳索轮轴、皮带绞盘之道,独具心得!”
  
  “核心匠师:吴思!原籍江西,长于穷尽其变,反复试验,以臻其善!”
  
  “核心匠师:郑固!原籍湖广,总司万千部件之合体,调校其中关窍,使其运转如意!”
  
  每念到一个名字,被念到之人便浑身一震,然后便控制不住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他们只是卑微的匠人,他们的名字有一天竟能被天子亲口念出,还能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这是何等的荣耀!
  
  这是何等的恩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