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王族后人
第九章王族后人 (第2/2页)她的声音低沉下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边缘。
“后来……城破了……他浑身是血,把那块破石头塞给我,让我快走……自己回头去挡追兵……我到死都记得他最后看我的那个眼神……和那句……‘娘娘,保重’……”
房间里死寂一片,只有她清冷的声音在回荡,诉说着一段血火交织、爱恨纠缠的王朝秘辛。那段往事里,有娇憨,有嗔怪,有无奈,更有刻骨的绝望和……一丝被漫长时光掩埋至深的、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识到的情愫。
我屏住呼吸,心脏像是被浸泡在酸液里,又涩又痛。那个模糊的、与我魂魄纠缠的“李”姓身影,似乎在这段话里,变得清晰了一点点,也沉重了千万倍。
她忽然停下诉说,猛地转过头,目光如冷电般射向我,那瞬间的脆弱和怀念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冰冷的锐利和不容置疑的命令。
“李为民。”
我浑身一凛。
“朕的家族,苏完瓜尔佳氏,祖籍岭南,后迁京畿。”她的语气斩钉截铁,“去查!动用你所能动用的一切力量,给朕查出,三百年沧海桑田,朕这一支的后人,如今还剩下谁?流落何方?!”
我愣住了。查找她家族的后人?在这茫茫人海,历经三百年战乱变迁?
“这……时间过去太久,恐怕……”我艰难地开口。
“去查!”她打断我,眼中红芒一闪而逝,那股恐怖的威压再次降临,“朕要知道!立刻!马上!”
在她的意志面前,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我几乎是连滚爬爬地找到钟老者留下的紧急通讯设备,将她的要求结结巴巴地转达。通讯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显然也被这个极不寻常、甚至有些荒唐的要求惊呆了。但最终,那边只传来一句干涩的回应:“……知道了。我们会动用一切资源尝试查询,但……不保证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我度日如年。她不再提及往事,也不再穿那些内衣丝袜,恢复了常态,但那种无形的焦灼感却与日俱增。她时常长时间地站在窗边,望着南方,手指无意识地掐算着什么,周身的气息起伏不定。
我则沉浸在一种巨大的矛盾和混乱中。那个为她而死的前朝侍卫……和我……到底是什么关系?那种撕心裂肺的熟悉感和痛苦,难道是……
第四天傍晚,通讯器终于响了。
那边的声音带着一种极度难以置信的、仿佛见了鬼般的震颤:“查……查到了!通过比对清室档案、地方志、近代移民记录和人口数据库……苏完瓜尔佳氏那一支,在清末民初就已改汉姓,多为‘苏’、‘关’、‘石’等……其中一支,确实在战乱中几经辗转,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最终迁居……钱塘(杭州)!现在……现在这一代的直系后人还在!家主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叫苏翰文,今年七十六岁!住址是……”
钱塘!杭州!
她猛地转过身,苍白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如此清晰而剧烈的情绪波动!那不是喜悦,不是激动,而是一种混合了近乡情怯、物是人非、沧桑巨变带来的剧烈震颤和一种深埋血脉的牵引感!
“备车!”她甚至没有丝毫犹豫,声音因某种极致的情绪而微微发哑,“去钱塘!现在!”
又是一路风驰电掣。这一次,她的沉默更加令人不安,像是一座积蓄着可怕能量的火山。
抵达杭州时,已是深夜。但我们没有停留,根据地址,直接导航到了西湖边一个颇为幽静、透着书卷气的老小区。
车停在一栋爬满常青藤的旧式居民楼下。
她推开车门,甚至没有等我,径直走向那个单元门洞。夜风吹起她的长发和衣角,赤足踩在冰凉的水泥地上,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决绝的、仿佛要踏碎三百年时光阻隔的气势。
上楼,站在那扇贴着福字、透着温馨灯光的防盗门前。
她深吸一口气,然后,抬手,不是按门铃,而是直接用一种特殊的节奏和力度,叩响了门板!
那叩门声,沉重,古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不是现代人在敲门,而是某个来自深宫禁苑的使者,在传递御旨。
门内传来脚步声,一个戴着老花镜、气质儒雅清矍的老人疑惑地打开了门:“谁啊?这么晚了……”
然后,他的话卡在了喉咙里。
他看到了门外站着的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老人脸上的疑惑瞬间变成了极致的震惊、茫然、和难以置信!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她那张脸上——那张与他家族祠堂里供奉的、某幅来自宫廷画师描绘的祖先画像,几乎一模一样的脸上!只是画像中的人穿着宫装,而眼前这个……穿着古怪的现代衣物,赤着脚,眼神冰冷睥睨得如同女皇!
“你……你……”老人苏翰文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手指颤抖地指着她,老花镜滑到了鼻尖都浑然不觉。
她看着眼前这个血脉相连却陌生无比的老人,看着这间充满现代生活气息却显然传承着古老书香的门内景象,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波动,但很快被一种与生俱来的高傲和理所当然覆盖。
她红唇轻启,声音清泠,却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楼道里:
“不肖子孙苏翰文。”
“见到老祖宗——”
“还不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