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2章 未曾被选择的棋局
第一卷 第52章 未曾被选择的棋局 (第2/2页)他瞧见李希圣时,心底生出几分尴尬,是因为......他曾经试图算计过李希圣。
只是那场算计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宣告失败。
是很早之前的事情。
在林家按照小镇的规矩,将林照送进乡塾后,林照便时常去往乡塾后院下棋。
那时李希圣早已从乡塾离开,于家中研读经义。
作为熟知未来的穿越者,林照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忽视这位道家大掌教的化身。
是在某天,他与齐静春下过一盘棋后,迎着晚霞被李宝瓶拉着去小溪捡石头。
在满载而归的路途上,他瞧着穿着红袄的小小背影,心底忽然生出某个设想。
李希圣之所以是李希圣,是因为“李代桃僵”一事,被崔瀺算计,从俱卢洲换到了宝瓶洲,因为李宝瓶与宝瓶洲息息相关,绣虎落下这一子,欲借助大掌教之力,为李宝瓶护道。
于是那时的林照有了个想法。
崔瀺将寇名的儒家化身留下来,林照则是想法更激进一些。
他知道道家大掌教寇名“一气化三清”是为三教合一,陆沉也是为师兄护道,才落至骊珠洞天。
合道三教学问的齐静春,某种程度影响了寇名的道途。
他也知道后来的事情。
齐静春身死后,赵繇与宋集薪都放弃文脉,只有李宝瓶真正成为文脉继承者,未来更是一位极有名的“女夫子”。
可若是齐静春没有选择李宝瓶作为文脉继承人呢?
若是有人,将宋集薪丢在家里的那三本“书”,交给李希圣呢?
若李希圣继承了齐静春的文脉,便从此与文圣一脉息息相关。
文圣一脉兴,便是李希圣兴。
文圣一脉衰,便是李希圣衰。
能够合道三教学问、十四境巅峰的齐静春。
他留下来的文脉,哪怕是陆沉,怕也未必敢说“不值得一看”。
若是寇名的儒家化身成了齐静春的继承人,在“三教合一”的路子上,或许也有不少的益处。
说是有可能比原来有更大的希望也不为过。
陆沉也未必会选择坐镇小镇“压死”齐静春,甚至有可能会助益师兄继承齐静春的大道,为文圣一脉护道!
许多因果都会发生改变。
包括最直观、最重要的一件事。
蛮荒天下入侵浩然天下。
若李希圣真入了文圣一脉,或许能在那一战,将白玉京的一些仙人,也拉下来参战。
这是林照曾经的构想。
他当时想了很多天,认为这个方法虽然风险极大,但一旦功成,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林照踌躇很长时间,最终主动去找齐静春下棋。
那一局自然还是输了。
可与其他棋局不同的是,那一局林照与齐静春的差距很小,仅输了四分之一子。
这当是一件好事,林照却完全没感觉到喜悦,沉默看了棋盘很长时间。
虽说无论怎么下都是齐静春赢,可是在那一局,齐静春并没有选择林照精心布置的路线,反而是同一种更艰难、复杂的方式,赢下这一盘。
齐静春的意思很明显。
他并不赞成林照的构想。
因此,后来他依然是选择了李宝瓶继承文脉。
既然李宝瓶继承了文脉,那么无论宋集薪的那份文脉,是否能通过“三本书”交给李希圣,其实都不重要了。
林照很清楚李希圣的性格。
他会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给自己的妹妹。
文脉也好,家族的传家宝也好,包括自己被崔瀺算计,也不在乎。
在他看来,自己的妹妹李宝瓶,本来就应该拥有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齐静春选择了李宝瓶,李希圣自然不会去争夺。
那么林照的算计,还没有开始,便已经宣布失败。
‘可是......为什么呢?’
李希圣早已经走远。
林照眼角微垂,回想见到李希圣时心中出现的复杂情绪,莫名升起一股寒意:
‘失于计较,疏于考量,行事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只见三寸之光......’
自齐静春否决了那时的提议,林照也坦然接受,顺势将其抛之脑后,甚至多年也未曾想起过。
直至今日,从风雪庙回来,见到同样踏上修行的李希圣,才恍然惊觉: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愚蠢?’
‘为什么会自信到......认为自己能够算计多位的十四境存在交织在一起的棋局?’
这时他才警觉自己的愚蠢和自大。
他不过是生于洞天福地的家族弟子,尚未修行,何处来的自信将十四境作为自己的棋子?
‘我的想法......真的是我自己想法吗?’
扪心自问,却也难以压下心中猜忌。
林照抬眸看向李希圣离开的方向,目光深邃:
‘还是有人……在试图影响我什么.....暗中改变了认知......’
这个世界不是没有这样的神通。
田婉的红线便有几分这样到效果。
系在两人身上,那二人便会不知缘由地心生欢喜。
若是再将红线接下,两人之间的欢喜又会消失无踪,恍若什么也没发生。
于不知不觉间玩弄情感与认知。
魏晋与贺小凉、刘灞桥与苏稼、苏稼与黄河、李抟景与正阳山女子祖师、刘羡阳与王朱......
皆由此因。
‘若真有人绕过心湖,以神通悄然改变我的认知……只怕是十四境在用我,是为算计齐先生和...李希圣!’
‘是谁?陆沉…邹子…贾生…黄镇…还是……文庙?’
耳边传来陈平安的声音,扰乱了念头:
“......那你现在去哪儿?回林家宅子吗?都到泥瓶巷了。”
林照抬起头,收敛思绪。
他沉默片刻,神色自若,看了眼天色:
“先回去看看吧。”
“我跟你一起去,”陈平安立刻道,又补充了一句,“正好帮你收拾收拾。”
青衣小童一听,立刻抢着表态:
“对对对!大老爷,这种粗活让我们来。走,傻妞,咱们一起去给大老爷洒扫庭院!”
粉裙女童也小声附和:“嗯,我们可以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