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残卷昭诡溯源流
第十一章:残卷昭诡溯源流 (第2/2页)“取宋小姐的画像来。”姜鸿祯忽然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总管很快从书房取来一卷画轴,展开时宣纸上的少女正拈着朵海棠,眉眼弯弯,分明是灵秀聪慧的模样。姜瑜只扫了一眼,便指着画中少女的眉心:“此处原有颗朱砂痣,被人用术法隐去了。”
她取过一支银簪,蘸了点茶水在画中眉心点了点,奇迹般地,一点淡红竟慢慢晕开。
姜溯惊得张大了嘴,半晌才道:“这……这怎么可能?”
“有何不可能?”姜瑜将银簪放回妆奁,“陈氏当年在我院外洒扫,定是见宋小姐灵气充沛,才动了邪念。”她看向姜禹同,“父亲,此事关乎宋家,不能不查。”
姜禹同眉头紧锁,手指在腰间玉带上来回摩挲。宋家与姜家世代交好,若真是姜府仆妇害了宋家小姐,这情谊怕是要断了。他正思忖间,却听姜禹安嗤笑道:“不过是些障眼法罢了。大哥若真信她,不如请个道士来跳场法事?”
“二叔若不信,可去城西破庙问问。”姜瑜平静地迎上他的目光,“当年收养陈二郎的慧能和尚还在,他保管记得,八年前端阳后,陈二郎突然能说会道,而宋小姐的贴身玉佩,恰在那时遗失了。”
这话一出,厅内顿时鸦雀无声。谁都知道,宋阿圆自小佩戴的羊脂玉坠,正是在那年三月三不见了踪影。
姜鸿祯忽然拍了下桌案:“备车,去宋家!”
“老太爷三思!”总管连忙上前,“此事尚无实证,冒然前去,怕是会伤了两家和气。”
姜鸿祯沉吟片刻,看向姜珏:“你带两个人,先去破庙打探虚实。”
姜珏领命起身,走到姜瑜身边时,低声道:“凡事有大哥在。”
姜瑜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忽然想起八年前那个雨夜,有个浑身湿透的小丫鬟塞给她一块温热的玉佩,说这是宋家小姐让转交的。后来那玉佩被养母柳氏拿去换了米,现在想来,定是陈氏在中间动了手脚。
“哼,故弄玄虚。”姜禹安见老太爷没再追究,便拂袖而去,“我倒要看看,你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孙氏拉了拉姜溯的衣袖,示意他别再说话。这新来的侄女看似柔弱,实则比谁都精明,没瞧见连老太爷都动了心吗?
姜瑜没理会众人神色,只对姜鸿祯道:“孙女儿愿随大哥同去。”
“你留下。”姜鸿祯摆摆手,“宋家那边,我自有分寸。”
姜瑜看着老太爷转身离去的背影,悄悄将那三枚通宝钱收入袖中。她知道,姜家人虽有疑虑,却未必真信她的话。也罢,既然他们不愿插手,那她便自己去查。
毕竟,宋阿圆的命格被换,损的不仅是她自己的福寿,更会连累宋家气运。而解了这桩因果,她能得的功德,可比那点银钱贵重多了。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淅淅沥沥打在芭蕉叶上,像是谁在低声诉说着八年前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