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 锅铲都快冒烟了
第 224 章 锅铲都快冒烟了 (第2/2页)原本计划下午两点结束供餐,但看到外面排起的长队,食堂不得不紧急调配物资,增加人手继续供应。
办公室工作人员全都上阵帮忙,有的打饭,有的维持秩序,有的收拾餐桌。
这一幕被游客拍下传到网上,立刻引发新一轮热议。
“没想到政府食堂真的对外开放!”“15元两荤一素,太实惠了!”
“在这里感受到了尊重,而不只是被当做赚钱的对象。”
当晚统计数据显示:首日接待游客12万人次,创下历史记录。更难能可贵的是,全天零投诉,零事故。
第二天,客流量再创新高。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都想亲身体验这个“网红县城”的魅力。
李毅飞看着监控画面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既欣慰又担忧。
“发个声明,”李毅飞指示宣传部,“建议游客分流到周边区县,理性出行。”
没想到这个声明反而起了反效果。
“谁见过把游客往外推的?”网友们热议,“就冲这份诚意,非去不可!”相关话题意外登上热搜。
客流量不降反升,李毅飞只得再次向市里求援。
市里也是头一回遇到这种“幸福的烦恼”,急忙加派人手到白水县支援。
其他区县对李毅飞更是感激。
好几个区的领导直接给李毅飞打电话:“李书记,够意思!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五月三日下午,正在古镇巡查的徐志国突然接到紧急报告:一名老年游客在参观时不慎扭伤了脚踝。
徐志国立即赶往现场,同时通知医疗队。
到达现场时,只见一位老太太坐在地上,表情痛苦,儿女围在旁边焦急万分。
令人感动的是,周围的游客自发围成一圈,为老人遮挡阳光,还有人递来矿泉水。
“大妈,您感觉怎么样?”徐志国蹲下身轻声询问,“医疗队马上就到。”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挤进人群:“让一让,我是县医院的张医生,今天休息来做志愿者的。”他仔细检查后说,“应该是扭伤,需要立即冰敷。”
更让人感动的是,旁边商铺的老板主动拿出自家冰柜里的冰块:“用这个,尽管用!”
这段救助过程被游客拍下传到网上,再次引发热议。
“这才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连县长都亲自关心游客的小伤,太暖心了!”
当晚,李毅飞召集紧急会议。
“虽然今天的事情处理得当,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李毅飞严肃地说,“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每个景点都要配备专业医疗人员,成立应急小组,24小时待命。”
五月四日,客流量达到顶峰。据统计,当天进入白水县的游客超过15万人次。
整个县城就像一个热闹的大家庭,本地人和游客融洽相处,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但在这热闹的背后,李毅飞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晚上,李毅飞把徐志国和周天宇叫到办公室。
“这几天虽然顺利,但不能掉以轻心。”李毅飞说,“我担心两个问题:一是持续的高强度工作,干部们会不会产生疲劳和松懈;
二是这么好的局面能维持多久?五一过后怎么办?”
徐志国点头:“确实,有些干部已经连续工作好几天没休息了。
而且这种高强度的接待,长期来看难以持续。”
周天宇补充道:“我还担心另一个问题:现在全县上下都在为游客服务,但五一过后,这种热情能保持吗?会不会又回到老样子?”
李毅飞沉思片刻:“这样,徐县长你安排干部轮休,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休息。
周书记你带纪委的同志,注意观察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
五月五日,黄金周最后一天,白水县迎来了又一波客流高峰。
许多游客想抓住假期的尾巴,来体验这个被称为“最暖心旅游目的地”的地方。
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这五天的经历,既让他看到了白水县的巨大潜力,也让他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晚上八点,最后一批游客开始离去。
志愿者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离去的游客送上温馨的祝福和小纪念品。
许多游客感动地说:“一定再来!白水是我们第二个家!”
当晚的总结会上,徐志国汇报了令人振奋的数据:“五天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00万元,是去年同期的十五倍。更重要的是,我们收到了5000多封感谢信和表扬信。”
但李毅飞的表情依然严肃:“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
这五天里,我们发现了50多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生了8起突发事件。
更重要的是,这种接待模式不可持续。”
他顿了顿,继续说:“五一过后,我们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三是思考如何将短期火爆转化为长期发展。”
就在这时,李毅飞的手机响了——是上级领导来电。
“毅飞啊,你们白水这次可是出了大风头!”领导的声音带着笑意,“连省里都在问,白水模式能不能在全省推广。不过...”
领导话锋一转:“也有不同声音,说你们这是搞形象工程,浪费财政资源。你要有所准备。”
挂断电话,李毅飞陷入沉思。白水的成功引来了关注,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如何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质疑和批评?
窗外,白水县的夜空格外明亮。这座小县城因为一个五一黄金周而声名鹊起,但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