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 被人眼红
第 225 章 被人眼红 (第2/2页)“关于免费政策,我们不是简单'免费',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游客受益。
从数据来看,这些投入带动了整个县的消费,总体上是划算的。
至于其他地方的压力...”李毅飞笑了笑,“改革就是要敢为人先,我们愿意做这个试验田。”
张副主任最后总结道:“白水的做法很有创新性,也取得了很好效果。
但有些做法确实存在政策风险,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希望你们能摸索出一套既符合政策规定,又能促进发展的新模式。”
送走调研组,徐志国忍不住抱怨:“这些人真是的,光会挑刺!
看咱们搞好了就眼红。”
李毅飞却摇头:“他们提的问题很专业,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志国,我们要感谢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不要遮掩,因为这些问题是真实存在的,早发现早解决。”
就在这时,周天宇拿着一个信封匆匆走来:“书记,有人匿名举报。”
信中说,某局长的亲戚借五一机会,承包了景区多个摊位,利用关系获得了不正当竞争优势。
李毅飞脸色沉了下来:“查!一查到底!
我们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创造公平环境,绝不允许有人借机牟取私利!
周书记,这件事你亲自抓,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肃处理。”
这件事给正在兴头上的白水干部泼了一盆冷水。
随后几天,纪委又接到几起类似举报,虽然大多查无实据,但也反映出成功背后隐藏的利益争夺和矛盾。
更棘手的问题出现在几天后。多家宾馆饭店联合向县政府提出,要求放开价格管制,声称“市场的事情应该由市场决定”。
徐志国很恼火:“五一期间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倒来讨价还价了!
要不是我们前期投入、宣传推广,哪来这么多客人?”
李毅飞却显得很冷静:“请他们来开会吧。
听听他们的想法。我们要理解企业的难处,找到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的平衡点。”
在座谈会上,商户代表们争相发言:
“李书记,五一期间我们积极配合政府限价,但现在旺季过去了,应该让我们自主定价。”
“是啊,我们的成本也很高,需要合理利润空间。长期限价会影响服务质量。”
“如果一直限价,我们很难进行设施更新和服务提升。”
李毅飞耐心听完所有人的发言,然后说:“各位的想法我理解。政府不会一直干预市场价格。
但我们有一个前提:必须明码标价,货真价实,不得宰客。
我们会建立一套诚信评价体系,对诚信商户给予宣传和政策支持,对违规者严厉处罚。
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分级定价的可行性,让市场更有活力。大家觉得如何?”
这个折中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商户的认可。
会后,徐志国佩服地说:“书记,您这手高明啊。既保持了监管,又给了企业自主权。”
李毅飞叹道:“改革就是不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
不能一味强压,也不能放任自流。我们要做的是建立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随着时间推移,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志愿者队伍因为学生开学而大幅减少,需要重新招募和培训;
部分景点开始出现垃圾增多、设施损坏的情况;
甚至有一些干部产生了自满情绪,认为“已经成功了,可以歇歇了”。
面对这些挑战,李毅飞意识到,必须尽快将“运动式”的治理转变为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
他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站在主席台上,他看着下面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郑重地说:
“同志们,五一黄金周的成功,不是终点,而只是资格赛。
我们只是拿到了参与更高水平竞争的入场券。
真正的比赛现在才开始,比的是谁能把一时的火爆变成长期的发展,谁能把'网红'变成'长红'!”
他宣布启动“白水服务质量提升年”计划,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向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
成立常设的“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徐志国亲自牵头;
开展“全民素质提升”行动,面向全体市民开展培训。
大会结束后,李毅飞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放着一份新文件。
是省委组织部的调研通知,要求各地推荐优秀县委书记人选,重点考察“改革创新实绩”。
几乎同时,周天宇带来一个消息:有人在省里散播言论,说白水的改革是“哗众取宠”、“不可持续”,甚至质疑数据造假。
徐志国气愤不已:“这是谁在背后捅刀子!见不得别人好是吧?”
李毅飞却异常平静:“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
有赞誉就有质疑,有支持就有反对。
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这些声音反而能提醒我们保持清醒。”
傍晚,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白水县的大街小巷。
五一的热闹已经散去,但这座城市的气质已经悄然改变。
街道更干净了,人们的笑容更自信了,甚至连空气都似乎更加清新。
但是眼前的平静只是表象,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省里的考察、背后的质疑、内部的松懈、长效的机制建设...这一切都需要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去面对、去解决。
电话铃声响起,是伊副省长亲自打来的:“毅飞啊,你们白水搞得不错,但也惹来了不少争议。
省委常委会上都提到了你们的做法。接下来很关键,一定要稳扎稳打,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来。
记住,改革不是请客吃饭,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也会招来一些非议。
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方向,用事实说话...”
挂掉电话,李毅飞深吸一口气。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1.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从“运动式治理”向“常态化治理”转变
2.培育本土旅游品牌和企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3.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白水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防止骄傲自满和疲劳松懈
5.应对可能的风险挑战,做好舆情引导和危机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