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韩三品:我心难安
第10章 韩三品:我心难安 (第1/2页)“我…”
短短两分钟的事件,韩三品已经被曹忠的回答堵了三回。
堵得那是干干脆脆。
让韩三品一度有一种想把曹忠直接赶出去的冲动。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韩三品觉得自己差点破防了。
曹忠这张嘴,什么都敢说。
韩三品甚至害怕自己再拒绝,或者说出什么等待的话来,被曹忠骂两句罕见。
这脾气,比他妈江文还难缠。
所幸还算讲礼貌。
没有直接开喷,韩三品甚至在想,若是他开喷了,嘴得脏成什么样儿?
他想指点指点年轻人,结果年轻人没等他把话说完,给韩三品整的血压都要上来了。
一旁的王红卫更是搞笑,整个人屁股只敢坐半拉,腰笔挺笔挺的,大气都不敢再出一声。
冬天外面冷,屋子里面是暖和的,有暖气。
但是王红卫是真觉得有点刺骨的冰寒。
除了曹忠,另外两个人都不自在。
曹忠一句,鹰不好吗?
给俩人全整无语了。
若说军事上,鹰或许不好,是冒进,但是在电影上,鹰有什么不好?
俩人还真没法回答。
电影,归根结底,不就是个宣传展示的想法吗?
我思想激进一点,拍的电影稍微激进了点,不行?
韩三品不敢说,不能说。
曹忠要拍的这部电影,有什么不好?
影响中日友善,影响外资投入,不用想,这是必然的。
“我们不是朋友。”
电影里面那话,韩三品理解。
但是指不定有什么影响的。
韩三品怕的是自己搞不定。
你曹忠没名,没权,贴脸开大,上面不给你面子,你只能等着。
要是张陈几位要拍,韩三品就不会有什么意见了,因为肯定走得完流程。
你有点能力,背景和资源,《鬼子来了》都能给你过审。
那家伙可不只是骂倭寇,连华夏人里面的一大批,也是跟着骂。
转着圈儿骂。
所以拿了戛纳奖项,照样封禁。
但是人家就是能上映。
不就是因为背后有人能通上天?
曹忠,不行。
你搞这么直白,搞这么直接。
藏都没法藏?
韩三品也得试试才知道行不行。
否则,谁敢给你打保票?
不过对于曹忠的回答,韩三品倒是挺欣赏,挺佩服的。
在他面前,也见过不少的新人导演。
太装。
自视甚高,老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宁浩那种,已经是另类。
但曹忠,更厉害。
至少自我定位极度精准,想拍摄《南京照相馆》,甚至不惜把自己定成鹰。
不讲艺术,不说商业,也不聊奖项。
就是四个字,吸引观众。
这尼玛,韩三品脾气都发不出来。
他还真的需要一种这个风格的导演。
他知道的导演,有这种风格的不是没有,大都不懂商业片逻辑和运行。
拍出来的电影格局大,立意高深,就是没票房。
比如张黎,《横空出世》,主旋律电影,票房11万。
这电影,好是好。
可韩三品是断然接受不了一直拍摄这种电影的,
这种电影有其意义,但对于华夏电影的向前向好发展,不是值得纪念之作。
更非华夏电影市场的星火。
而曹忠这个,倒是可行。
主要阻力是,曹忠太年轻,没有经验,无根浮萍。
要是曹忠换个岁数大的,韩三品必定抗住压力,力排众议。
眼见韩三品沉默,曹忠拿出分镜图,持续施压。
“韩总,不要犹豫,我需要你的帮助。
您也需要我的支持,我话如何说,今天屋子里就咱们三个人,传不出六耳。
我也不是要搞什么民族主义,大行民翠。
倭国敢不承认历史,我们就该有人去记录,去刻画历史,吾辈自强,首先就是要摒弃反思。
这部电影,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适度减少遗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