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眼疾
第253章 眼疾 (第1/2页)与定国公一行人换马不换人、风驰电掣般的奔袭不同,王明远、王大牛和狗娃这三人的行程,就显得慢吞吞了。
他们雇的是一辆镖局走长途的宽篷马车,拉车的是一匹看起来颇为温顺的驽马,走得不算很快,但耐力尚可。
每日里,天蒙蒙亮便启程,日头刚偏西就得早早寻地方落脚,不仅要给人打尖住店,更紧要的是让拉车的牲口有足够的时间吃草、饮水、恢复力气。速度,自然是快不起来的。
如此跋涉了半个多月,沿途的景致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变换。
离开了中原腹地的繁盛葱郁,眼前的天地色调也变得更为粗粝和苍黄。
他们如今已经到了巩昌府地界。
这里是陇中一带的交通要冲,官道在此交汇,往来的行商、脚夫比之前路上多了些。
从这里再往西北去,经定安县、榆中县,过兰州卫,便是漫长的河西走廊,一路通往那些听着名字就带着风沙和金铁气息的卫所——凉州卫、永昌卫、山丹卫……以及他们此行最终的目的地,王二牛所在的甘州卫。
路边的景色在变,马车里的气氛却一直没变过,像是凝固了一样,沉甸甸地压在三人心头。
大部分时间,车里都安静得只剩下车轮滚动声和马蹄哒哒声。
王大牛抱着胳膊,靠在晃动的车厢壁上,眉头拧成一个疙瘩,黝黑的脸上没了平日里的憨实笑容,只有化不开的担忧和焦虑,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的路。
平时最能咋呼的狗娃,这段时日也蔫儿了,脑袋耷拉着,手里无意识地搓着一根从车篷缝隙里扯出来的草茎,时不时偷偷抬眼瞅瞅对面沉默的三叔,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可看到三叔那副神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王明远坐在靠窗的位置,车窗的布帘掀开了一半,让外面的光透进来些许。
但他并没有看风景,只是微微低着头,目光落在自己膝上那个半旧却塞得鼓鼓囊囊、几乎要涨开的蓝布包裹上。
包裹用麻绳仔细捆着,打了一个结实的结。
里面装的不是什么金银细软,也不是书籍文章,而是满满一包裹的鞋垫,摞的整整齐齐。
用的都是最厚实耐磨的土布,用浆糊一层层糊得硬挺,再用粗棉线纳得密密实实,针脚虽然不是特别精细,但极其用力,仿佛要把所有的牵挂和力气都缝进去。
有些鞋垫上面,还用彩线简单绣了点图案。
有歪歪扭扭的杏子,大概是清水村院子里那棵老杏树结的果;有圆滚滚的苹果,像村里山上种的那种,他记得二哥最爱吃;还有胖乎乎的小猪、蹒跚的鸡鸭……都是王家院子里、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
他记忆中娘的女红一直不好,甚至可以说有点差。但现在看来,娘在过去这几年里,不知道花了多少心力,才能到如此地步。
透过这些鞋垫,王明远仿佛能看到很多个夜晚,油灯下,娘眯着眼,一针一线地纳着这些鞋垫,嘴里常常低声念叨:“二牛脚大,费鞋垫……这都三年了……二牛咋还没回来取呢……这双厚实,西北冷,冻不着脚……”
每一双鞋垫,都浸透了一个母亲对远行儿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和保佑。
还有些看着风格完全不同的,上面绣着些鸳鸯或是平安字样的应该出自二嫂之手,也都一起放在了娘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