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献兵法
第258章 献兵法 (第2/2页)程镇疆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
起初,他神色淡然,甚至带着一丝惯有的审视。
但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翻阅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又看了几行,他的眼神骤然一凝,原本随意靠在炕上的背脊,不自觉地微微挺直了些许!
册子上的字句,并非那咬文嚼字之言,反而颇为直白,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却如惊雷道道,劈开他固有的认知!
“……民心向背为胜负之本……边军非独恃刀兵之利,更需与边民休戚与共,使民为我耳目,为我手足……所谓‘军民鱼水情’……”
“……避敌锋芒,击其惰归……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为念,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运动之中觅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部……”
“……初战必胜,首重情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根本,在于细作渗透、消息灵通……”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还有一些关于基层组织、政治动员、瓦解敌军、甚至土工作业、夜战近战等极为具体、却又思路奇特的论述……
这……这是何人所著的兵书?!
程镇疆自问熟读兵法典籍,从《孙子兵法》到前朝或是本朝各位将帅的札记,却从未见过如此体系分明、直指核心,却又如此……“离经叛道”的论述!
它跳出了传统兵书关于阵型、天时地利的框架,直指战争最根本的力量源泉和策略核心,许多想法看似大胆甚至荒谬,细思之下,却与他在边关几十年摸爬滚打得出的某些血泪教训隐隐契合,甚至更为深刻、系统!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电,紧紧盯住王明远,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这书……你从何处得来?是何孤本秘传?著者何人?!”
他绝不相信这是一个年轻书生能凭空想出来的!
王明远心中早有准备,虽然这些内容都来自于前世那位“伟人”的经典著作,但他面上则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和“坦诚”:
“回国公爷,此非成书,亦非孤本。
实是学生……学生平日杂学旁收,读史阅经时,见古今战事成败,心有所感,便随手记下心得。
又曾与恩师、同窗探讨,偶闻偏远之地的一些民间军队土法,或是一些前人笔记中的散碎见解……
学生不才,只是将这些零星想法,结合……结合对边关情势的些许臆测,胡乱串联、附会而成。
实是学生妄加揣测,班门弄斧,让国公爷见笑了。”
他将来源推给了“杂学”“心得”“探讨”和“民间军队土法”,模糊处理。
程镇疆死死盯着王明远,试图从他眼中找出破绽。
但王明远眼神清澈,态度恭谨,除了适当的紧张,并无闪烁狡黠之色。
难道真是此子天纵奇才,悟性惊人,能从故纸堆和闲谈中提炼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见解?
这……这简直比这兵书本身更让人难以置信!
定国公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语气变得极其郑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期盼:
“王家三郎,你……可曾有投笔从戎之志?”
若此子真有这般韬略,再配以门外王二牛那般的万夫不当之勇,假以时日,大雍何愁边患不平?
他甚至瞬间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前所未有的强军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