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311天下桑香续:山海织新章

311天下桑香续:山海织新章

311天下桑香续:山海织新章 (第2/2页)

在众人的努力下,桑苗渐渐恢复了生机。一个月后,沙棘桑苗长出了新叶,鄯善国的百姓们终于露出了笑容。班勇捧着一碗刚熬好的桑果粥,递给风澈:“小公子,这是用沙棘桑的桑果熬的粥,你尝尝。要不是你们,我们今年就没活路了。”
  
  风澈喝着粥,桑果的酸甜在嘴里散开。他看着远处正在桑园里忙碌的百姓,心里想着:不管是南洋的湿热,东洋的严寒,还是西域的干旱,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离开鄯善国时,班勇送给风澈一块上好的和田玉,上面雕刻着桑苗和蚕宝宝的图案:“等桑蚕丰收了,我们一定带着最好的蚕丝,去参加万国桑蚕博览会。”
  
  风澈接过玉石,郑重地说道:“我们在京城等你们!到时候,让天下人都看看,西域的沙漠里,也能长出茂盛的桑林!”
  
  第四章博览会序曲
  
  回到京城时,万国桑蚕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长乐宫的桑园里,各色桑苗长势喜人,三色桑、抗毒桑、雪桑、沙棘桑整齐排列,像是一片五彩的海洋。凤染霜正带着宫女们,用蚕丝编织博览会的会旗,旗面上绣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桑树,桑树上结满了各国的蚕茧。
  
  “娘,鄯善国的问题解决了!”风澈跑进桑园,把和田玉递给凤染霜,“这是班勇使者送的,他们说一定会来参加博览会。”
  
  凤染霜接过玉石,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图案:“真好看。守苗爷爷培育的耐旱桑苗也成熟了,已经派人送去鄯善国,明年他们就能大面积栽种了。”她指着远处的学堂,“你看,学堂里的学子们正在排练博览会的开幕式节目,阿木和惠子也来了。”
  
  风澈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阿木正带着浡泥国的学子们制作蚕丝灯笼,惠子则和琉球的匠人一起,用寒桑丝编织屏风。学堂的藏书楼里,新添了许多各国的桑蚕书籍,有浡泥国的《婆罗桑养殖法》、琉球的《寒桑缫丝记》、回纥的《沙棘桑培育图谱》,还有风澈编写的《万国桑蚕故事集》。
  
  陈老伯则在工坊里忙碌着,他要把这些年改良的缫丝机、嫁接工具、灌溉设备都展示在博览会上。“我还要做一个巨大的蚕茧模型,里面放着桑蚕生长的全过程,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桑蚕是怎么吐丝结茧的。”陈老伯手里拿着锯子,正在切割桑木。
  
  慕容冷则忙着接待各国赶来的使者。西洋的使者带来了新型的桑蚕温度计,能精准测量蚕房的温度;东洋的使者带来了桑皮纸制作技艺;西域的使者则带来了用桑蚕丝织成的地毯,上面绣着西域的风光。
  
  博览会开幕前一日,风澈和阿木、惠子一起,在博览会的会场布置展品。会场分为桑苗区、蚕种区、缫丝区、丝绸区、美食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摆满了各国的特色展品。“你看,这是我们浡泥国的粉色蚕丝,织成的锦缎特别受欢迎。”阿木指着一匹粉色的锦缎,骄傲地说道。
  
  惠子则展示着琉球的寒桑丝绸:“我们的寒桑丝绸,保暖性特别好,就算在零下的温度,也能让人觉得暖和。”
  
  风澈则在桑苗区,给每一种桑苗都挂上了介绍牌,上面写着桑苗的名称、产地、特性和培育方法。“这是我们大乾的抗毒桑苗,能抵抗婆罗桑叶的毒素;这是雪桑苗,能在严寒地区生长;这是沙棘桑苗,耐旱能力极强……”风澈一边布置,一边给前来参观的百姓讲解。
  
  傍晚时分,布置工作终于完成。风澈站在会场中央,看着满场的展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凤染霜和慕容冷走过来,递给风澈一件用多色蚕丝织成的锦袍:“明天开幕式,你要作为学子代表发言,穿上这件锦袍,更显精神。”
  
  风澈接过锦袍,上面绣着四海桑林的图案,还有各国的标志——南洋的棕榈树、东洋的樱花、西域的胡杨、回纥的草原。“谢谢娘,谢谢陛下。”风澈穿着锦袍,挺直了腰板,“明天,我一定要让大家知道,桑蚕不仅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能连接天下的情谊。”
  
  慕容冷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相信你。明日的博览会,不仅是桑蚕技艺的展示,更是天下大同的见证。让我们一起,让桑香飘得更远,让情谊传得更久。”
  
  夜幕降临,长乐宫的桑园里亮起了蚕丝灯笼,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会场。风澈躺在桑树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想着明天的开幕式,想着各国使者的笑容,想着百姓们的期盼。他知道,明天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桑蚕的故事,将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新的篇章。
  
  第五章万国桑香聚
  
  万国桑蚕博览会开幕那日,京城阳光明媚。长乐宫的会场外人山人海,百姓们早早地就赶来,想要一睹各国的桑蚕奇珍。会场门口,两面巨大的蚕丝会旗迎风飘扬,上面的大桑树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辰时三刻,开幕式正式开始。慕容冷和凤染霜坐在**台上,各国使者、匠人、学子依次入场。风澈穿着那件多色蚕丝锦袍,作为学子代表走上台发言。
  
  “各位陛下、各位使者、各位前辈、各位同窗:大家好!”风澈的声音洪亮,传遍整个会场,“我是桑蚕学堂的学子风澈。从南洋的婆罗桑林,到东洋的寒桑山谷;从西域的沙棘桑园,到回纥的草原桑田,桑蚕的足迹,已经遍布四海。”
  
  他举起手里的《万国桑蚕故事集》:“这本书里,记录着每一个为桑蚕事业努力的人——有教我们嫁接桑苗的守苗爷爷,有改良缫丝机的陈老伯,有在南洋默默耕耘的阿木,有在琉球坚守寒桑的惠子,还有无数不知名的匠人、百姓。是他们,让桑苗在异国他乡扎根,让蚕丝连接起天下的情谊。”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阿木和惠子激动地挥舞着手臂。风澈继续说道:“今天,我们汇聚在这里,展示桑蚕的成果,交流技艺;明天,我们将带着学到的知识,回到各自的家乡,让桑香飘向更遥远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天下每一个角落,都会长出茂盛的桑林,每一个百姓,都能穿上温暖的丝绸!”
  
  发言完毕,会场里掌声雷动。慕容冷站起身,宣布博览会正式开始:“万国桑蚕博览会,开幕!”
  
  瞬间,礼乐齐鸣,蚕丝灯笼被点亮,五彩的丝绸彩带从空中飘落。百姓们欢呼着涌入会场,各个展区前都排起了长队。
  
  桑苗区里,守苗爷爷正在给大家演示三色桑苗的嫁接方法。他手里拿着剪刀,精准地剪下接穗,插入砧木,动作娴熟流畅。“大家看,只要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再用湿布缠绕好,半个月就能发芽。”守苗爷爷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周围的学子和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
  
  蚕种区里,展示着各国的特色蚕种——浡泥国的粉色蚕种、琉球的耐寒蚕种、回纥的耐旱蚕种、大乾的抗毒蚕种,还有西洋的彩色蚕种,五颜六色,十分可爱。风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蚕卵的孵化过程:“蚕卵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孵化,刚孵出来的蚁蚕,比芝麻还要小,要喂切碎的桑叶……”
  
  缫丝区里,陈老伯的多绪缫丝机吸引了最多人的目光。机器运转时,蚕丝如瀑布般落下,缠绕在丝籰上,引得众人啧啧称奇。“这机器太神奇了!比我们家的脚踏缫车快多了!”一位来自京郊的蚕农说道。陈老伯笑着递给他一张图纸:“别着急,博览会结束后,我会把图纸分发给大家,让每个蚕农都能用上好机器。”
  
  丝绸区里,各国的丝绸制品琳琅满目。浡泥国的婆罗桑锦缎色彩艳丽,上面绣着热带花卉;琉球的寒桑丝绸质地柔软,保暖性极佳;西域的桑丝地毯图案精美,充满异域风情;大乾的多色蚕丝锦袍则雍容华贵,引得各国使者纷纷驻足观看。
  
  美食区里,桑香美食香气扑鼻。桑果酒、桑叶糕、蚕沙饼、桑枝烤羊,还有各国带来的特色美食——南洋的桑果椰汁糕、东洋的寒桑寿司、西域的桑丝拌面,让百姓们大饱口福。
  
  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桑蚕技艺比赛。来自各国的匠人、学子们同台竞技,比拼桑苗嫁接、蚕种培育、缫丝、织布等技艺。阿木凭借精湛的养蚕技艺,获得了“桑蚕能人”的称号;惠子则用寒桑丝织出了一幅《东海桑林图》,获得了织布比赛的金奖;陈老伯的多绪缫丝机,获得了发明创造金奖。
  
  闭幕式那日,慕容冷和凤染霜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牌和奖品。奖牌是用桑蚕丝编织而成的,上面绣着“桑蚕能人”四个字;奖品则是一套桑蚕工具和一本《万国桑蚕精要》。
  
  “今天,万国桑蚕博览会圆满结束了。”凤染霜站在台上,微笑着说道,“但桑蚕的事业,永远不会结束。从今天起,桑蚕学堂将成为万国桑蚕交流中心,欢迎各国学子随时来求学;我们还将建立桑蚕技艺推广队,派往各地,帮助更多的百姓学会桑蚕技艺。”
  
  各国使者纷纷表示,要与大乾继续合作,把桑蚕事业发扬光大。鄯善国的班勇使者说道:“我们要在西域建立桑蚕基地,让沙漠变成桑林;浡泥国的使者则表示,要把桑蚕技艺传到周边的岛国。”
  
  风澈和阿木、惠子站在台下,看着台上的凤染霜,心里充满了憧憬。阿木说道:“风澈兄,明年我要带着更多的浡泥国学子来大乾求学,还要把粉色蚕丝的织法教给更多人。”
  
  惠子点头:“我也要把寒桑培育方法传到东洋的其他国家,让更多人能穿上温暖的丝绸。”
  
  风澈笑着说:“那我们就约定,明年再在这里相聚,看看谁的桑蚕事业做得更好!”
  
  夕阳西下,博览会的会场渐渐安静下来。凤染霜和慕容冷并肩走在桑园里,看着满园的桑苗,心里满是欣慰。“你看,这天下桑香,终于实现了。”慕容冷说道。
  
  凤染霜点头,微风拂过,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她知道,桑蚕的故事,还在继续——在南洋的雨林里,在东洋的雪地里,在西域的沙漠里,在回纥的草原上,在每一个有桑苗生长的地方,在每一个为桑蚕事业努力的人心里,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第六章桑香满天下
  
  博览会结束后,桑蚕技艺在四海之内迅速传播。大乾的桑蚕推广队带着桑苗、蚕种和工具,奔赴各地;桑蚕学堂里,来自各国的学子络绎不绝,课堂上、桑园里、工坊里,随处可见他们学习的身影。
  
  风澈也变得更加忙碌。他既要在学堂里给学子们讲课,传授南洋、东洋、西域的养蚕经验;又要整理各国的桑蚕资料,完善《万国桑蚕录》;还要时不时跟着推广队,去各地指导蚕农栽种桑苗、培育蚕种。
  
  这年秋天,风澈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去西洋指导当地百姓培育桑苗。西洋气候温和湿润,适合桑苗生长,但当地百姓对桑蚕技艺一无所知,甚至把桑苗当成野草。
  
  出发前,凤染霜给风澈准备了满满的行囊:《桑蚕入门手册》《万国桑蚕故事集》、抗毒蚕种、杂交桑苗,还有陈老伯改良的小型缫丝机。“西洋百姓从未接触过桑蚕,你要耐心教导,多用实物演示,让他们明白桑蚕的好处。”凤染霜叮嘱道。
  
  慕容冷则递给风澈一封国书:“西洋的国王对桑蚕技艺很感兴趣,这封国书能帮你顺利见到他。记住,要以和为贵,传播技艺的同时,也要增进两国的友谊。”
  
  风澈带着随从,乘坐船队前往西洋。经过一个月的航行,终于抵达西洋的港口。西洋国王早已派使者在码头等候,看到风澈带来的桑苗和缫丝机,使者好奇地问道:“风澈公子,这些植物和机器,真能让我们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风澈笑着点头:“当然能。这些桑苗的叶子能喂蚕,蚕吐的丝能织丝绸,丝绸能换粮食、布匹,还能卖出好价钱。等你们学会了桑蚕技艺,百姓们就不用再靠捕鱼、打猎过日子了。”
  
  见到西洋国王后,风澈详细介绍了桑蚕事业的好处,并拿出各国桑蚕丰收的捷报。国王半信半疑,但还是同意让风澈在皇家园林里试种桑苗、培育蚕种。
  
  西洋的皇家园林里,风澈带着当地百姓栽种杂交桑苗。百姓们看着嫩绿的桑苗,满脸疑惑:“这东西真能长出能喂蚕的叶子?”风澈没有多说,只是亲自示范栽种方法,教他们如何浇水、施肥、除草。
  
  蚕种孵化那天,百姓们围在蚕房里,看着蚕卵慢慢变成小黑点,再变成蠕动的蚁蚕,都露出了惊奇的神色。“这小东西也太神奇了!”一个百姓忍不住伸手想去摸,被风澈拦住:“别碰,蚁蚕很脆弱,会被碰死的。”
  
  风澈教他们如何给蚕宝宝喂桑叶,如何清理蚕沙,如何控制蚕房的温度和湿度。百姓们学得很认真,每天都准时来蚕房查看蚕宝宝的生长情况。有个名叫托马斯的少年,对桑蚕特别感兴趣,每天都跟着风澈,问这问那,还把风澈教的方法一一记录下来。
  
  一个月后,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看着蚕匾里密密麻麻的蚕茧,西洋国王亲自来到蚕房,惊喜不已:“风澈公子,你真的做到了!这些蚕茧,真能织出丝绸吗?”
  
  风澈笑着点头,立刻让随从把小型缫丝机搬出来,演示缫丝过程。当洁白的蚕丝从蚕茧里被抽出来,缠绕在丝籰上时,国王和百姓们都欢呼起来。“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国王激动地说道,“风澈公子,恳请你留在西洋,教我们的百姓更多的桑蚕技艺!”
  
  风澈答应了国王的请求,在西洋停留了半年。他带着托马斯和其他百姓,在皇家园林里建立了桑蚕基地,培育出了适合西洋气候的桑苗和蚕种;他教匠人们制作缫丝机、织布机,传授缫丝、织布的技艺;他还编写了西洋文的《桑蚕简易手册》,方便百姓们学习。
  
  离开西洋那日,国王和百姓们在码头送别。托马斯捧着一本厚厚的笔记,递给风澈:“风澈先生,这是我记录的桑蚕方法,以后我会教更多人养蚕织布。”他还送给风澈一匹刚织出的西洋丝绸,上面绣着桑苗和蚕宝宝的图案。
  
  风澈接过笔记和丝绸,心里暖暖的:“托马斯,好好干,我相信西洋的桑蚕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以后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写信问我。”
  
  船队启航时,风澈站在船头,看着西洋的港口渐渐远去。他知道,又一片桑林在异国他乡扎根,又一段桑蚕的故事在远方开始书写。
  
  回到京城时,已是寒冬。长乐宫的桑园里,守苗爷爷正带着学子们给桑苗盖暖棚;陈老伯则在工坊里,忙着改良适合西洋气候的缫丝机;凤染霜和慕容冷,正在查看各地传来的桑蚕捷报。
  
  “风澈,你回来了!”凤染霜看到风澈,立刻迎了上去,“西洋的情况怎么样?”
  
  风澈把托马斯的笔记和西洋丝绸递给她:“一切顺利!西洋国王已经下令,在全国推广桑蚕技艺,托马斯他们已经培育出了第一批蚕茧,缫出了丝绸。”
  
  慕容冷笑着说:“好啊!现在,桑蚕技艺已经传到了南洋、东洋、西域、回纥、西洋,真正实现了天下桑香。”
  
  风澈看着墙上挂着的万国舆图,上面用小红旗标出了每一个推广桑蚕技艺的地方,密密麻麻,遍布四海。他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想起了初去南洋时,抱着蚕种罐在台风中坚守的自己;想起了在琉球的雪地里,和百姓们一起栽种雪桑苗的场景;想起了在西域的戈壁上,为了拯救桑苗而焦急万分的日子;想起了在西洋的园林里,看着蚕宝宝孵化时百姓们惊奇的笑容。
  
  这些画面,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他的成长,也串联起天下桑蚕的传奇。
  
  春节来临,长乐宫张灯结彩。各国使者、学堂学子、各地蚕农代表齐聚一堂,共度佳节。餐桌上,摆满了各国的桑香美食;厅堂里,展示着各国的桑蚕制品;院子里,孩子们拿着蚕茧灯笼追逐嬉戏。
  
  守苗爷爷端着一杯桑果酒,走到风澈身边:“小公子,你看,这就是我们一辈子追求的事——让桑香飘满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风澈接过酒杯,和守苗爷爷碰了一下:“守苗爷爷,这不是我们一辈子的事,这是世世代代的事。以后,会有更多的人,继续把桑蚕的故事写下去。”
  
  慕容冷和凤染霜走到众人中间,举起酒杯:“各位亲友,各位同仁,新春快乐!愿新的一年,桑林更茂,蚕茧更丰,天下更安!”
  
  众人举杯同庆,欢声笑语回荡在长乐宫的夜空。窗外,雪花飘落,落在桑园的暖棚上,像是为桑苗盖上了一层洁白的棉被。风澈知道,等春天到来,暖棚里的桑苗会抽出新的枝条,四海之内的桑林会再次枝繁叶茂,而桑蚕的故事,会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续写着温暖与传奇。
  
  这故事,关于成长,关于坚守,关于互助,关于情谊;这故事,在桑叶的清香里,在蚕丝的光泽里,在每一个为美好生活努力的人心里,永远不会落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