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星陨与余波
396星陨与余波 (第2/2页)他回想起在推演房中,曾经模拟过类似西域危机的处置。也想起了父皇关于“陆海协同”、“刚柔并济”的教诲。
第二十折定策:刚柔并济安西域
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风澈做出了决断。他没有采纳任何一方的极端方案,而是提出了一套刚柔并济、多管齐下的综合策略,他称之为“西域定策”。
首先,是“刚”的一面。他任命皇甫嵩为“安西行军大总管”,但不是立即发动全面进攻,而是授权他调集陇右、河西精锐边军,陈兵于玉门关以西,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展示大乾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捍卫西域利益的决心。同时,派出精锐的“飞骑营”作为先遣部队,前出至受威胁的商路区域,清剿小股乌孙游骑,护送被扣押商队返回,以实战姿态恢复商路部分畅通,展示肌肉。
其次,是“柔”与“智”的一面。他派出以青年参议阁中擅长外交、熟悉西域事务的成员为核心的高级使团,携带着他的亲笔信和新帝登基的丰厚赏赐,出使西域仍忠于大乾的高昌、于阗、疏勒等国。目的有三:一是巩固与这些邦国的同盟关系,确保他们不会倒向乌孙;二是争取他们共同向乌孙施加政治和外交压力,孤立乌孙;三是通过这些国家,了解乌孙内部的情况,寻找其弱点或可分化利用之处。
第三,是“经济与文化”的软刀子。风澈下令,暂时中断与乌孙控制区的一切官方贸易往来,并对与乌孙关系密切的部族进行经济制裁。同时,加大对高昌、于阗等友好邦国的经济援助和贸易优惠,形成鲜明对比。此外,通过“丝路文明对话苑”,向西域各国宣传乌孙行为的破坏性,强调丝路合作带来的共同繁荣,从舆论上削弱乌孙的合法性。
第四,也是风澈极具前瞻性的一步,他秘密指令格物院和兵部职方司,加快对阿尔·菲达带来的航海知识的研究,评估从海上绕过传统陆路、直接与更西方国度建立联系的可能性与成本。这既是应对最坏情况(陆路长期中断)的备用方案,也是对陆上势力的一种无形警示——帝国并非只有西域一条路可走。
第二十一折扬威与怀远
“西域定策”迅速得到执行。皇甫嵩虽然更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远征,但对新帝赋予他前线指挥全权、并展示军威的决策也表示接受。大乾边军在玉门关外的雄壮军容,以及“飞骑营”干净利落的战术行动,极大地震慑了乌孙及其追随者,也安定了西域惶惶的人心。
而青年参议阁使团则不辱使命,他们利用对西域各国文化、政治的深入了解,以及灵活务实的外交手腕,成功地说服了高昌、于阗等国坚定地站在大乾一边。他们甚至设法接触到了龟兹国内不满乌孙统治的贵族势力,暗中给予了支持。
与此同时,经济制裁和文化宣传的效果也开始显现。乌孙虽然军事强悍,但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很大程度上依赖丝路贸易。贸易中断导致其内部物资开始短缺,物价飞涨,怨声渐起。而大乾对友好邦国的慷慨,则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面对大乾的军事压力、外交孤立、经济制裁和内部分化,那位雄心勃勃的乌孙首领,终于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大乾新帝的决心和能力,也高估了自身联盟的稳固性。继续强硬对抗,很可能导致自身势力的崩溃。
数月后,乌孙派遣使者来到长安,表示愿意谈判。风澈在太极殿接见了乌孙使者,态度不卑不亢。他明确提出了大乾的条件:乌孙军队必须无条件退出龟兹,恢复龟兹合法王统(由龟兹国内部协商,但必须亲善大乾及丝路合作),保证商路安全,赔偿大乾商队损失。
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在强大的综合压力下,乌孙最终基本接受了大乾的条件。西域危机,以不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方式,得到了圆满解决。大乾的威信不仅得以维护,甚至更胜往昔。西域诸国见识了新帝风澈刚柔并济的手腕,对丝路合作的信心更加坚定。
第二十二折启明:照见未来
西域危机的成功化解,标志着风澈作为帝国新主的地位彻底稳固。他不再是先帝羽翼下的储君,而是一位能够独立驾驭帝国航船、应对复杂挑战的成熟帝王。
启明元年秋,在庆祝西域平定、万国来朝的盛大典礼上,风澈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巩固成果、面向未来的新举措:
正式成立“万国医学院”与“丝路理工学院”,汇聚东西方顶尖学者,系统性地进行医学、数学、天文、航海、格物等领域的融合研究与人才培养。
颁布《丝路商税通则》与《市舶司管理新规》,在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启动“帝国陆海舆图勘测计划”,旨在绘制覆盖更广区域、精度更高的陆地与海洋地图,为未来的探索与发展奠定基础。
在青年参议阁下,增设“军事战略研究”与“海事开拓”两个常设委员会,将之前的推演和研讨制度化。
夜幕降临,长安城灯火璀璨,犹如星河落于人间。风澈独自一人,再次来到长乐宫那株桑树下。经过一年的风风雨雨,桑树又在春风中萌发出嫩绿的新芽。
他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年,他失去了最坚实的依靠,也扛起了最沉重的责任;经历了内外的挑战,也赢得了初步的胜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皇所说的“织机”的含义——它编织的,不仅是利益与文明,更是责任与担当,是过去与未来。
“父皇,您看到了吗?”他轻声低语,“您留下的织机,儿臣会守护好,也会让它继续编织下去,直到更遥远的未来。”
他抬起头,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启明星在东方天际熠熠生辉,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他知道,属于他的“启明”时代,刚刚拉开序幕,前路依然漫长,充满未知。但这台命运的织机,必将在他和后来者的手中,继续运转,编织出更加波澜壮阔、绚烂多彩的文明图景。而那株古老的桑树,依旧沉默地见证着这一切,它的年轮里,又将刻下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