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5章 天山
第一卷 第55章 天山 (第2/2页)他知道,这一分别,或许就是永别,可他还是愿意守在这里,哪怕只有一丝希望。
皇甫仙没有再多说,只是点了点头,而后弯腰抱起楚天佑。为了抵御山上的寒冷,她早已给孩子裹了一层又一层的衣物,小小的身子被包得像个粽子,只露出一张红扑扑的小脸。
她转过身,头也不回地朝着天山深处走去,每一步都走得坚定,仿佛脚下踏的不是崎岖的山路,而是拯救儿子的希望之路。
谁能想到,天山脚下竟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山脚下还是炎炎夏日,阳光炙烤着大地,有的地方甚至因为干旱而赤地千里,连草木都显得蔫蔫的。
可一踏入天山范围,气温骤降,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瞬间将人卷入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入眼之处,皆是冰雪覆盖的山峦,树木挂满了冰晶,脚下的路也被厚厚的积雪掩埋,仿佛从凡尘一步踏入了传说中的仙宫,让人产生了恍如隔世的错觉。
皇甫仙对此并不意外,她曾是不死族的一员,见识过诸天万界的奇景,自然知道这是天山内天然形成的“两极场域”。
山脚下受地气影响,温暖干燥;而山中因灵气汇聚,形成了低温冰雪环境,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在天山脚下交汇,造就了这罕见的奇观。
年幼的楚天佑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刺骨的寒冷让他的小脸冻得通红,可他那双清澈的小眼睛里,却满是好奇与向往。
他伸出小手,想要去接飘落的雪花,雪花落在掌心,瞬间融化成水珠,冰凉的触感让他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声清脆,像冬日里的暖阳,暂时驱散了皇甫仙心中的阴霾。
就在这时,一道苍老而无奈的声音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融入了风雪之中,让人无法分辨具体的来源。
“你们终于来了,没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了。”
皇甫仙的身体猛地一僵,脚步瞬间停下。
这个声音,她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正是这个声音的主人,在她走投无路之际出现,告诉她,要想拯救楚天佑,必须在九世轮回的第九次劫难来临之前抵达天山,时间不能早,也不能晚,唯有如此,才有一线生机。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忐忑,对着空无一人的四周,声音平静地回应:“希望我们没有来迟。”
她将楚天佑轻轻放下,紧紧握着孩子胖嘟嘟的小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作为母亲,她此刻的心情无比复杂,既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又害怕希望最终化为泡影。
那道声音再次响起,悠悠荡荡,却带着铿锵有力的力量,仿佛一口金钟在耳边敲响,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一岁一劫,一生死。
昙花一梦,梦中人。
带着那个孩子上来吧,我在迷途亭等你们。”
话音落下,风雪似乎都安静了几分,只剩下风吹过树梢的呜咽声。
“娘,刚刚说话的是谁呀?”
楚天佑好奇地东张西望,小脑袋转个不停,想要找到声音的来源?
“是您之前说的,能在天上飞的神仙吗?”
在他的认知里,只有神仙,才能拥有这样“看不见却能说话”的本事。
皇甫仙看着儿子天真的模样,心中泛起一阵温柔,她蹲下身,轻轻摸了摸楚天佑的脸,笑着说:“对呀,他就是我们要找的老神仙。
天佑,抓紧娘亲的手,我们这就去找他,他知道所有的答案。”
在她心中,那位神秘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用“神仙”二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迷途亭,坐落在天山一处极为偏僻的地方,四周皆是陡峭的悬崖峭壁,底下是深不见底的云海,一眼望去,让人头晕目眩。
这座亭子,堪称鬼斧神工,它并非建在地面,而是像一座空中花园般,悬浮在悬崖之间,仅靠几根粗壮的铁链与山体相连,寻常凡人别说登上亭子,就连靠近悬崖边,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亭子本身并不大,和凡间常见的凉亭差不多,由青石搭建而成,柱子上刻着模糊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符文。
唯一特别的是,整座亭子都被一层淡淡的迷雾笼罩着,站在远处看,仿佛近在咫尺,可一旦靠近,又会觉得遥不可及,仿佛永远都走不到它的面前,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就在皇甫仙带着楚天佑朝着迷途亭走去时,亭中传来了那道苍老的声音。
这一次,声音清晰了许多,带着一丝感慨。
“九岁劫,没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
雪儿,你先带这位小兄弟到一边玩去,等你们听到仙鹤鸣叫三声时,再回来,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