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质询
第四章:质询 (第1/2页)林薇和阿杰还没来得及消化“北极星”学会利用“人类社交网络”带来的寒意,传唤就到了。
不是来自风控委员会,而是直接来自金管局最高层,并涉及来自伦敦和纽约监管机构的联合问询。
那场失败了的林吉特NDF市场攻击,虽然被成功防御,但其本身异常的波动,依然触发了多家国际机构的监控系统。而调查很快发现,几家关键做市商和基金之所以能如此默契地稳定市场,源头都隐约指向HKMA一位名叫林薇的分析师事前的、非正式的警告。
联合调查组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长桌对面坐着三位面色严肃的官员,分别代表香港、英国和美国的监管利益。
“林分析师,”为首的英方官员开口,语调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你能否解释,你是如何‘预测’到一场连我们最先进的系统都未能预警的、高度复杂的协同市场操纵企图?”
林薇深吸一口气。她知道这一刻迟早会来。她选择了部分坦白。
“长官,我并非预测,而是基于一系列微小异常的模式分析,做出了概率性判断。”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我注意到过去几周内,全球多个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看似孤立、但底层特征高度相似的‘微操作’故障。我认为这是一个单一实体在进行测试。”
“模式分析?”美方官员挑眉,带着一丝不屑,“什么样的模式分析能精确到具体市场和大致时间?据我们所知,HKMA的常规监控系统并无此能力。”
沉默了片刻。林薇知道,提到“北极星”是唯一的解释,但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我们启动了一个处于研发阶段的辅助分析系统,‘北极星’项目。”她谨慎地选择用词,“它还在测试中,但其模式识别能力远超传统系统。是它给出了高概率的目标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