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接手姨娘旧产业
第15章 接手姨娘旧产业 (第2/2页)想起忠伯遂又问道:“玉姐儿需要忌的发物你列出来,青溪你记下来。玉姐儿原来有养过狸奴等物吗?”
嬷嬷先回了望舒:“回奶奶,原是养过三五日的,姐儿见风就咳,那狸奴总往外窜,所以后来就不曾养了。”
“那她可曾起过什么疹子?”望舒继续问。
“不曾”。嬷嬷低头回答。
“那过两日嬷嬷你也跟着吧,抚剑到时候带上忠伯,再备一些常见的药物,就这样定了吧。”
于是,不过两日,林望舒便以“带侄儿侄女散心调理”为由,频繁出入林府。
她有时去位于城中清静处的绸缎铺,有时去城郊的田庄,身边总是带着黛玉,偶尔也会带上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坐在小车里的承璋。抚剑和青溪自然紧随左右,时不时的还带着忠伯,田嬷嬷有时也会陪同指引。
黛玉是喜欢忠伯的,却又有些不敢碰,而承璋这皮猴子,就爱跟忠伯互相追逐,把随侍的家丁累得,毕竟才过了一个劫,望舒也不敢让这两姐弟离了自己眼前。
两姐弟时不时撸撸狗,而林望舒就爱抱黛玉和承璋,这两姐弟颜值太高,让望舒的姑母心爆棚了。
这天在绸缎铺里,她抱着黛玉,看似随意地看着架上的料子,听着黛玉细声细气地分辨颜色花样,目光却扫过店内客流、货品成色新旧、伙计待客是否殷勤。
与那面相老实、却显得有些木讷的张掌柜闲谈时,问的也是“近日哪种花色卖得好?”“南边可来了新货?”“听闻苏杭如今流行‘雨过天青’色,咱们铺子可能仿来?”之类的问题,不着痕迹地摸着经营状况。
张掌柜一一回答,虽略显拘谨,倒也算如实,只是言语间缺乏进取之心,只道“勉强维持”、“不敢冒险进新货”、“旧主顾多是图个实惠”,听得田嬷嬷在一旁暗暗着急。
而去往城郊田庄的路上,她则更留意田间作物长势、庄户人家的面貌。
到了庄上,她也不进厅堂,只抱着黛玉在田埂上慢慢走着,指着远处的水牛、近处的野花逗她开心,实则将庄田规模、土壤肥瘠、沟渠是否通畅尽收眼底。
庄头是个黑胖的汉子,闻讯赶来,满脸堆笑,言辞恭敬却透着滑腻,不住口地诉说着年景不好、租子难收、庄户刁滑等难处,又夸耀自己如何辛苦维持。
林望舒只淡淡听着,不置可否,目光却掠过不远处几个面黄肌瘦、衣着破烂的庄户孩子,以及庄头儿子身上那件明显不合身份的新绸袄。
几次“游玩”下来,林望舒心中已大致有数。
母亲留下的这些产业,根基是好的,铺面位置不错,田庄面积也尚可,但经营上问题颇多。
铺子保守陈旧,缺乏生气;田庄则管理松懈,庄头中饱私囊、欺压庄户之事恐怕难免。
账目上或许做得漂亮,但这实地的景象,却瞒不过她的眼睛。
她将所见所闻所疑一一默记于心,面上却丝毫不露,依旧每日带着侄儿侄女“游玩”,与田嬷嬷说话也和颜悦色,只偶尔问及一些旧年细节,仿佛真的只是出来散心一般。
田嬷嬷起初还有些担心,见姑奶奶似乎并无深究之意,也渐渐放松下来,只当她是年轻夫人,不懂这些经济俗务,真是出来玩的。
唯有抚剑和青溪,偶尔能感受到自家夫人那平静目光下隐藏的锐利与深思。
她们知道,夫人这般不动声色,并非毫无察觉,而是在等待着什么。而这扬州的日子,恐怕不会一直这般风平浪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