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贵妇圈中初露面
第16章 贵妇圈中初露面 (第2/2页)林望舒依着贾敏的指引,一一敛衽行礼,姿态优雅,笑容温婉,声音清柔:“望舒见过各位夫人。”
众人早听闻林家这位嫁去北地的姑奶奶近日回来了,似乎还用了什么法子救活了落水濒死的林家独子,心中正是好奇。
此刻见她本人,只见其容貌清丽,举止娴雅,谈吐有度,并无想象中北地妇人的粗豪之气,反而带着江南女子的秀致,不由皆生好感,纷纷笑着还礼,口中称道:“原来是大姑奶奶,果然好人才。”
寒暄过后,众人各自落座品茗赏花。话题自然围绕着衣裳首饰、儿女经、各家趣闻展开。
林望舒并不多言,只安静地坐在贾敏下首,面带微笑地听着,偶尔有人问及北地风物,她才谨慎地答上几句。
“听说北地苦寒,冬日里泼水成冰,可是真的?”一位穿着绛紫团花褙子的太太好奇问道。
林望舒微微一笑,柔声道:“确是比江南冷上许多。冬日里出门需得穿戴得极厚实,皮裘毡帽一样少不得。不过屋内炕火烧得旺,倒也暖和。且雪景极美,天地皆白,琼枝玉树,别有一番壮阔景象,与江南的婉约大不相同。”
又有人问起北地饮食,她便拣些风干羊肉、奶制品等新奇又不犯忌讳的说来,语气平和,并无半分贬低或自矜之意,只道是“一地有一地的风味,初时或许不惯,久了倒也别具滋味”。
她的言辞始终围绕着风花雪月、衣食住行,绝不逾越半步,更只字不提医术、朝政等敏感话题。
态度不卑不亢,既不过分热络,也不显得冷淡,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偶尔有夫人提及家中孩子体弱难养,她便顺着话头,只说些“需得耐心”、“饮食调理为上”、“勿轻易滥用虎狼之药”等宽泛稳妥的道理,绝不显山露水。
然而,尽管她如此低调,“林家姑奶奶救活溺水侄儿”的事迹早已在私下里传开。
见她这般年轻貌美、温婉沉静,竟有那般起死回生的本事,众人心中更是添了几分好奇与探究。
几位家中同样有幼子、或与贾敏交好的夫人,对她便格外留意些,言谈间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敬意与结交之意。
贾敏在一旁看着,见小姑子应对得体,既不丢林家的脸面,又未惹来任何是非,心中十分满意,也乐得替她引荐几位素日交好、家风清正的官眷。
赏花宴过半,林望舒已大致将席间几位重要人物的身份、关系记在心里。
谁家与盐政衙门关系密切,谁家是清流门户,谁家与贾敏私交甚笃,谁又只是面上情分……这扬州官眷圈子的初步脉络,在她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直到宴席结束,登车回府,林望舒始终保持着那份从容温婉。
马车驶离李府,贾敏才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今日做得极好。往后这类聚会还多,慢慢来便是。”
林望舒柔顺点头:“多谢嫂嫂提携。”
她靠在车壁上,微微阖眼。今日初露锋芒,或者说,是借着他人的议论,悄然树立了一个“沉稳、有本事却又低调”的形象。
这第一步,算是稳稳踏出了。在这繁华似锦、却又暗流涌动的扬州城,她终于不再是那个仅仅依附于兄嫂的归宁姑奶奶,而是开始有了自己模糊却独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