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漂亮红衣白球鞋(一)
第七十五章漂亮红衣白球鞋(一) (第2/2页)当第一池水注入游泳池时,整个镇子都沸腾了。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围着泳池蹦蹦跳跳,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林砚站在泳池边,穿着崭新的红衣,脚上是一双新的白球鞋,鞋舌上的浪花图案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林老师,快教我们游泳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着,眼里满是期待。林砚点点头,跳进泳池,水清澈见底,她游了一个来回,动作标准又优美。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跳进水里,溅起一片片水花。
可教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个叫阿妹的小女孩,因为小时候掉进过河里,特别怕水,一进泳池就哭。林砚耐心地陪着她,先让她坐在池边,用手泼水,再一点点把她抱进水里,轻声安慰:“别怕,林老师在呢,水是我们的朋友。”她穿着白球鞋,站在浅水区,弯腰牵着阿妹的手,一步一步教她漂浮。
渐渐地,阿妹不再害怕,还能跟着林砚游几米。有一天,阿妹突然对林砚说:“林老师,我想当像你一样的游泳教练,教更多的小朋友游泳。”林砚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红衣的下摆扫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她知道,自己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水体校的名声越来越大,周边镇上的孩子也来报名。林砚又招聘了几个教练,还开设了皮划艇、赛艇课程。她经常穿着红衣白球鞋,在泳池边和孩子们一起训练,看着他们从不会游泳到能在水里自由穿梭,从害怕水到爱上水上运动,她心里比谁都高兴。
有一次,省体育局的领导来考察,看到孩子们在泳池里训练的场景,连连称赞:“林老师,你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不仅是一所水体校,更是孩子们的梦想摇篮。”林砚看着泳池里的浪花,又看了看自己的白球鞋,鞋边沾了些水渍,却依旧洁白——这双鞋,陪着她从雨林探险到水体校建成,从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了一群人的希望。
五年后,水体校走出了第一个省游泳队队员——阿妹。当阿妹拿着录取通知书跑来找林砚时,林砚正在给新入学的孩子上游泳课,红衣在阳光下依旧鲜艳,只是白球鞋已经换了好几双。
“林老师,我考上省队了!”阿妹激动地抱住林砚,眼泪掉在她的红衣上。林砚笑着擦去她的眼泪:“好样的,以后要好好训练,争取进国家队,拿奥运冠军!”阿妹点点头,看着林砚的白球鞋,突然说:“林老师,我也要买一双和你一样的白球鞋,带着你的希望去比赛。”
林砚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主动来水体校当志愿者,他们都学着林砚的样子,穿着红衣白球鞋,带着孩子们在泳池里训练。陈阳也留了下来,成了水体校的副校长,他经常对新来的志愿者说:“林老师的红衣白球鞋,是我们水体校的象征,它代表着坚持、希望和热爱。”
有一天,林砚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双崭新的白球鞋,鞋舌上绣着“传承”两个字,寄件人是阿妹。附言里写着:“林老师,这双鞋我希望您能传给下一个像您一样热爱水上运动的人,让红衣白球鞋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林砚拿着白球鞋,站在泳池边,看着孩子们在水里嬉戏,红色的身影在泳池边穿梭,白色的球鞋踩在池边的瓷砖上,发出“哒哒”的声响。她知道,红衣白球鞋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在这座大山里,在这片清澈的泳池里,永远不会落幕。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泳池上,波光粼粼。林砚穿着红衣,踩着白球鞋,跳进泳池,游向远方。她的身影在水中舒展,像一条自由的鱼,身后留下一串长长的浪花,那浪花里,藏着她的梦想,也藏着大山里孩子们的未来。
清晨的阳光刚洒向水体校,林砚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她揉了揉眼睛,随手抓过搭在椅背上的红色冲锋衣,脚边的白球鞋还沾着昨天检查泳池时溅上的水珠。开门一看,是副校长陈阳,他手里攥着一叠报名表,额头上满是汗水。
“林姐,这才刚开学一周,报名的孩子就比去年多了一倍,现有的泳池根本不够用!”陈阳把报名表递过去,纸张边缘都被他攥得发皱。林砚接过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既有周边村镇的孩子,还有几个从县城特意赶来的。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白球鞋,鞋尖的浪花图案仿佛也在“发愁”——这双陪伴她走过建校初期的鞋,见证过泳池第一次注水的喜悦,如今却要面对新的难题。
两人快步走向泳池,远远就看见孩子们排着长队,轮流等着训练。有个叫小宇的男孩,因为没抢到训练名额,正蹲在泳池边抹眼泪。林砚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红衣的衣角扫过地面的水渍。“别难过,我们很快就会有新的泳池啦。”她笑着说,可心里却沉甸甸的——扩建泳池需要土地,还得再引一条水管,资金和审批都是大问题。
当天下午,林砚就带着陈阳去镇政府找李镇长。她的红衣在政府办公楼的走廊里格外显眼,白球鞋踩在瓷砖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李镇长,您看现在报名的孩子越来越多,现有的设施实在不够用,我们想扩建泳池,再建一个室内训练馆。”林砚把提前做好的扩建方案放在桌上,图纸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新泳池的尺寸和水管走向。
李镇长看着方案,眉头又皱了起来:“林老师,扩建可不是小事,镇上的财政本来就紧张,而且新泳池要占的那块地,是几个村民的果园,他们肯定不愿意。”林砚早就想到了这些,她拿出一份补偿方案:“我和陈阳商量过了,我们可以给村民们补偿,还能请他们来工地干活,赚份工资。至于资金,我打算再发起一次众筹,加上之前省体育局给的补贴,应该差不多。”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砚天天穿着红衣白球鞋,去村民家里做工作。有个叫老周的村民,果园里种着他精心培育的芒果树,说什么也不肯让地。林砚就陪着他在果园里干活,帮他摘芒果、施肥,白球鞋上沾满了泥土。老周看着她汗流浃背的样子,终于松了口:“林老师,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们好,这地我让了,不过你得答应我,以后让我的孙子免费来学游泳。”林砚立刻点头,笑得眼睛都亮了——红衣上的泥点,仿佛也成了胜利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