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滇西废弃卫生学校学生飘(一)
第九十四章滇西废弃卫生学校学生飘(一) (第1/2页)滇西的雨季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连绵的阴雨将群山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里。林砚站在盘山公路的尽头,望着前方被藤蔓缠绕的铁门,锈迹斑斑的铁牌上“滇西卫生学校”几个字早已模糊不清,只有边缘残留的鎏金还能隐约看出当年的气派。
“就是这儿了?”林砚掏出手机,屏幕上是三天前收到的匿名消息,只有短短一句话:“想知道十年前卫校失踪案的真相,就来这里,午夜十二点,独自前来。”作为一名对悬案有着执念的自由撰稿人,这样的邀约如同磁石般吸引着她。尽管朋友再三劝阻,说这所废弃卫校邪门得很,多年来进去探险的人要么空手而归,要么精神恍惚地跑出来,再也不愿提及里面的经历,但林砚还是背着装满设备的背包,踏上了这段未知的旅程。
铁门早已失去了锁具,轻轻一推便发出“吱呀”的刺耳声响,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突兀。林砚打开强光手电,光束穿透雾气,照亮了眼前的景象:杂草丛生的校道两旁,排列着几栋破旧的教学楼,窗户大多没有玻璃,只剩下黑洞洞的框架,像是一双双窥视的眼睛。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奇怪的是,这消毒水味并不陈旧,反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新鲜气息。
“难道有人来过?”林砚皱了皱眉,握紧了手中的登山杖。她沿着校道慢慢前行,手电的光束在地面上扫过,偶尔能看到散落的纸屑和破碎的玻璃,还有一只掉在草丛里的白色护士鞋,鞋面上沾满了泥土,却没有腐烂的痕迹,仿佛是不久前才被丢弃在这里。
走到教学楼前,林砚停下脚步。这栋楼共有五层,墙面斑驳,露出里面的红砖,部分墙体已经坍塌,露出黑漆漆的内部。她深吸一口气,抬脚迈过门槛,走进了一楼的大厅。大厅里堆满了废弃的桌椅,天花板上的吊灯早已掉落,只剩下几根裸露的电线垂在空中。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二楼传来,“嗒、嗒、嗒”,节奏缓慢而有规律。林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关掉手电,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似乎正朝着楼梯口的方向走来。她悄悄从背包里拿出一把多功能工兵铲,紧紧握在手中,做好了随时应对危险的准备。
脚步声在楼梯口停了下来,紧接着,一道微弱的光线从二楼照了下来,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光斑。林砚顺着光线望去,只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楼梯口,看不清面容,只能看出对方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袍,像是医生或护士的制服。
“谁?”林砚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
那个身影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朝着她的方向走了下来。随着身影的靠近,林砚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消毒水味,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血腥味。她的心跳越来越快,手心已经冒出了冷汗。当身影走到距离她只有几步远的地方时,林砚终于看清了对方的模样——那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空洞地望着前方,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你是谁?”林砚再次问道,声音有些颤抖。
女人依旧没有说话,只是伸出右手,指向了大厅角落的一扇门。林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扇门紧闭着,门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解剖室”三个字。
就在这时,女人突然转身,朝着二楼跑去,脚步声很快消失在黑暗中。林砚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朝着解剖室的方向走去。她知道,想要揭开十年前的失踪案真相,或许就藏在这扇门的后面。
林砚走到解剖室门前,发现门上的锁已经生锈,轻轻一拧就打开了。推开门的瞬间,一股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扑面而来,让她忍不住皱起了鼻子。她打开手电,照亮了房间内部。
解剖室的中央摆放着几张解剖台,台面已经布满了灰尘和污渍,有些地方还残留着暗红色的印记,不知道是血迹还是铁锈。房间的四周摆放着许多玻璃罐,里面浸泡着各种人体器官标本,由于年代久远,标本已经开始变形、变色,看起来格外恐怖。
林砚强忍着不适,仔细观察着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她注意到,其中一张解剖台的抽屉没有完全关上,露出了一角白色的纸张。她走过去,拉开抽屉,发现里面放着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封面上写着“苏婉”两个字,字迹娟秀。
“苏婉?”林砚喃喃自语,她记得十年前卫校失踪案的受害者中,就有一个名叫苏婉的女学生。难道这是她的日记本?
林砚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本,里面的纸张已经变得脆弱,字迹也有些模糊。她一页一页地仔细阅读,渐渐了解到苏婉在卫校的生活。苏婉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她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学校里存在着一些奇怪的事情。
“今天在解剖室实习,老师拿出了一个新的标本,说是刚送来的。可是我总觉得那个标本的眼神很奇怪,好像还活着一样。”
“最近总是有人在半夜听到女生宿舍里有哭声,我昨晚也听到了,好像是从三楼传来的。我问了住在三楼的同学,她们都说没有听到。”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学校的地下室里好像藏着什么东西。今天我偷偷去了地下室门口,听到里面有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挣扎。我想进去看看,却被保安发现了,他警告我不许再靠近地下室。”
日记写到这里就突然中断了,最后一页只写了一半,字迹潦草,似乎是在匆忙中写下来的:“他们来了,我看到了……”后面的内容被撕掉了,只剩下参差不齐的纸边。
林砚合上日记本,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们”是谁?苏婉到底看到了什么?地下室里又藏着什么秘密?她决定去地下室一探究竟。
根据日记中的描述,地下室的入口应该在教学楼的一楼。林砚走出解剖室,在大厅里四处寻找。终于,她在楼梯间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扇不起眼的铁门,门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把巨大的铁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