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黑土地和二十一世纪的黑土地是否相同?
第9章 黑土地和二十一世纪的黑土地是否相同? (第2/2页)从黑钙土分布的地域特征来看,杨春喜判断二河村应该处于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大约在300-500mm,和华国的大兴安岭西麓类似。
可以种植糜子、谷子、高粱、春小麦这类耐旱的作物。
至于油料作物,可以种植花生和向日葵两种。
至于她为什么对黑钙土地这么了解?
那是因为她的毕业课题就是关于如何改良黑钙土地以提高作物产量。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杨大力送她穿越的是不是别有用心?难道真的只是圆她十年前的穿越梦?
杨春喜瘪了瘪嘴,不信。
可不信又能咋的?她都已经穿越过来了,还穿不回去了。
哎,杨春喜叹了口气。
她拍了拍手站起来,看了眼站在黑土地前,格外平静的周元歧。
“这块地都是种什么作物?一年的收成如何?”杨春喜指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的地问。
“官府规定种小麦,春天播种,八月中上旬至九月上旬收获,亩产大约120市斤,交完税后,手头上大概能留下100市斤。”
120市斤?杨春喜啊了一声。
如果虞朝的重量单位和华国相同的话,那么120市斤就是120斤。
按照一个人一天人吃一斤粮食计算,一亩地的收成,岂不是三个月多一点就吃完了?
先头她来的时候,听王绣花说周家目前有十五亩地,十亩黑土地,五亩一等地。
如果按照黑土地亩产120斤,一等地亩产100斤来计算,交完税后,那么周家一年的粮食收成就是1800斤。
算一个人一天一斤的口粮,4个人一天就是4斤,1800斤大约可以吃450天,也就是一年两个月零十五天。
这还是在理想的状况下!
若是碰上个什么灾荒,只怕还收不到这么多粮食......
杨春喜沉默了,她完全没想到虞朝的粮食产量这么低!
自从袁爷爷发明了杂交水稻之后,华国人就没过过吃不饱饭的日子。
难怪先前周家门口那个叫狗娃的孩子那么瘦,那简直就是极度的营养不良。
难怪王绣花近来一日只做两顿饭,粮食它是真不够吃啊。
华国的黑钙土地经过无数的科研前辈改良后,亩产小麦可达900斤,亩产玉米可达2000斤左右。
且一亩地一年可种多季,完全不用担心吃不吃的饱的问题。
虞朝的粮食产量与华国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肥皂、玻璃、活字印刷术,消遣的玩意虞朝全有,偏粮食产量这么低,这不是倒反天罡?!
难道!不是饱暖才能思淫欲?
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杨春喜沉默了。
周家在二河村是数一数二的富户,按照每年到手的产量计算,周家的粮食也就只够自己吃饱且略有盈余而已。
周家都这样,那其他家的又待如何?
这世上比周家条件差的人家不在少数,光二河村就有好几十户。
二河村那些比周家差的人家大多都是人多地少,一家老小全靠着一年几百斤的粮食过日子。
那么分到个人,一个人又能吃到多少粮食?
人人都想吃饱,可粮食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