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天:开学第一课
第二十一天:开学第一课 (第2/2页)“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何?就是因为太多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阵风就能吹倒。这样的身子骨,就算胸有万卷书,又如何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自家的田都种不了,还谈什么为万民立命?”
这番话,已经不只是一个孩子在跟家人犟嘴,而是在阐述一种道理,一种她内心深处认同的,读书与做人的道理。
她在前世,就是那个“四体不勤”的写手。每日困于斗室,熬坏了身体,也隔绝了真实的生活。如今重活一世,她不想再那样了。她渴望感受脚下土地的坚实,渴望体会汗水浸透衣衫的畅快,渴望成为这个家庭里,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一棵树,只有根扎得足够深,才能长得足够高,才不会被大风吹倒。”程凡看着家人们震撼的眼神,做出了最后的总结,“这个家,这片土地,就是我的根。我只有把根扎牢了,将来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院子里,一片寂静。
程大山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这个昨天还让他觉得只是“聪明”的儿子,此刻在他眼中,却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圣人的光辉。这些话,他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只觉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又酸又涨,骄傲得无以复加。
何氏和两个姐姐也早已听得呆住了,她们看着程凡,眼神里除了心疼,更多了由衷的敬佩和信服。
“好……说得好!”
一声苍老而有力的赞叹从屋门口传来。程老爷子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那里,他柱着拐杖,满是褶子的脸上,绽放出无比欣慰的笑容。
“好一个‘根’字!我程家的娃,有志气,更有良心!大山,别拦着了,就让他去!咱们庄稼人,不怕吃苦!读了书还知道下地,这才是咱们程家的好子孙!”
清晨的田野上,还带着露水的湿气和泥土的芬芳。程凡跟在家人身后,挥动着锄头。
次日。
天还未亮透,程凡便由程大山赶着牛车送到了江氏族学。
她身上穿着何氏连夜赶制出来的新布衫,虽比不上旁人家子弟的锦缎绫罗,却也干净挺括,针脚细密。
“凡娃儿,到了那,莫怕事,也莫惹事。夫子讲啥就听啥,跟同窗好好处。”程大山看着儿子小小的背影,心里又是骄傲又是不舍,翻来覆去还是那几句老实巴交的叮嘱。
程凡回头,对着父亲露出一个让他安心的笑。“爹,你放心回去吧,我省得。”
她走进学堂时,里面已经坐了二十来个年岁相仿的孩童。江渝北、李文轩他们早就占好了位置,一见她来,忙不迭地朝她招手。
“程兄,这里!”李文轩嗓门最大,嚷得半个学堂都听见了。
程凡走过去,发现他们四个竟将最中间的位置空了出来,自己四人则分坐两旁,俨然一副护法架势。她有些好笑,也没推辞,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