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上策下策
第157章 上策下策 (第1/2页)急行军半日,杨阜总算在午后赶回街亭大营。
他其实已经做好粮屯被劫的心理准备了。
然而。
粮屯完好无损。
守军说,敌骑只在附近塬沟简单绕了一圈,便迅速南返。
别说没往东走,根本连这处营寨的边都没碰着。
虚晃一枪。
“不好,郭使君!”
杨阜猛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或者说,严重误判了一个事情。
他以为蜀贼流窜回陇右,只是为了躲避关中追兵,觅路逃生。
可逃生,为什么一定要靠躲避呢?
就不能通过一场成功的斩首行动,直接瓦解魏军的攻势?
甚至于说,为什么非要逃生呢?
这就是一群亡命之徒。
曾经为了追杀张既,不惜自陷死地
那为什么不能为了追杀郭淮,再亡命一次?
只要郭淮一死,那短时间内,陇山以西,便再无曹魏大将坐镇!
“整军备马,速速南下救援郭使君!”
杨阜此时已经顾不上谨慎行军,只想尽快弥补过失。
不过他部已经急行军了半日。
此时仓促再动,难免前后有所脱节。
而杨阜终究是知兵的。
所以还是稳妥扎营修整了半夜。
翌日早早朝食,火速南下。
期间日夜不停往南发信,希望郭淮尽早防备。
如此追到第二天晡时,士兵又累又饿。
前方山口突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未几,两百多骑踏尘而至。
当中一面麋字大旗赫然入目。
杨阜见状,不惊反喜,当场仰天大笑。
左右见状,既惊且疑:
“蜀贼设伏,府君何故发笑?”
杨阜道:
“蜀贼并非特意伏击我,乃是存了两可之策!”
“若我不来,他急袭郭使君,为上策!”
“若我追来,便返身来杀我,为下策!”
“今我冒死而来,逼迫他出此下策,焉能不笑?”
又道:
“我如今只是客居他乡的闲人,虽为两千石,却死不足惜!”
“今若能与贼寇同归于尽,解除郭使君后顾之忧,值了!”
群下闻言皆了然,但心中不免沉郁。
毕竟听杨阜的意思,分明是打算牺牲自己,成全郭淮。
杨阜当然看出左右的心思,劝免道:
“刘备蛊惑人心之能,世所罕见。”
“陇右此地稍能与之匹敌者,一为张德容,二为郭伯济。”
“今已失张,不可失郭。”
“二三子与我共吃朝廷俸禄,当为王事而战,岂能顾念我这冢中枯骨?”
杨阜还想跟左右解释为什么郭淮能稍稍对抗刘备的伎俩,但敌骑已经抵近,来不及多说。
仓促间,只能下令结阵迎敌。
又命刀盾手掩护弓弩手,射击敌军的战马。
但收效甚微。
原来敌军最前排的骑士,全都披了马铠!
箭矢射到高速移动的硬质皮革上,轻易弹开,很难对战马能造成足够伤害。
两轮攒射后,敌骑只有零星损失。
却终于突前,狠狠凿入军阵薄弱之处。
一时间,阵中惨叫声此起彼伏。
杨阜心中抽痛。
都是自己从武都一手带出来的亲兵!
铠骑之后,是数量更多的突骑。
面对已经松散开来的步兵大阵,骑士们毫不手软,擎槊冲杀。
在掀起阵阵血浪的同时,也将大阵冲得七零八落。
这一刻,突骑面对松散步阵的杀伤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若非杨阜军有数量优势,加上其部子弟兵不乏护主之心,散而不溃,只怕单这第一轮冲杀,就足以结束今日战斗。
杨阜本就存了死志,眼见军心犹然可用,干脆亲自登车击鼓,以重新集结各部。
真别说,他这鼓声一起。
原本被冲散的各部竟慢慢重新凝结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