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68章 刘备红利

第168章 刘备红利

第168章 刘备红利 (第2/2页)

那么回到眼下。
  
  徐庶话已出口,终于抛却最后一丝顾虑,或者说破罐子破摔,当场侃侃起来:
  
  “刚刚孔明说魏国多士,主公说因为中原地大物博,此其一也。”
  
  “但庶以为曹魏之所以能得士,更在于魏廷上承汉制,历年多有损益,日趋完备,所以中原士人争相投效。”
  
  “主公欲与魏廷争士,固然要秉持兴复汉室的大义,却也不能只有虚名,而无其实。”
  
  “愚以为,可以先从选拔官吏的制度入手,取他山之石,以攻自玉。”
  
  此言一出,众人各有所思。
  
  麋威则下意识脱口:
  
  “九品官人之法?”
  
  徐庶闻言看向麋威,亮目道:
  
  “足下便是蜀中人人称道的摔凉州?”
  
  得,国际驰名了。
  
  麋威表情一尬,只能硬着头皮承认。
  
  毕竟这事已经跟老刘的个人形象挂钩了。
  
  好在徐庶赞一句后生可畏,便开始给众人讲述起“他山之石”。
  
  九品官人之法,或者说九品中正制。
  
  源头在曹操时期,但正式提出并建制之人,则是曹魏尚书陈群。
  
  值得一提的是,陈群如今官至尚书仆射。
  
  还跟刘备的尚书令刘巴是故友。
  
  而刘巴曾参与制定的《蜀科》,是季汉制度的基础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说。
  
  陈刘两人既是好友。
  
  又是两国在“法度”这个层面的直接竞争对手。
  
  而根据徐庶介绍,九品官人之法,是对两汉察举制的一种改良。
  
  两汉察举,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渐渐为地方士人大姓把持。
  
  汉末地方盛行清议人物,士人因此扬名踏入仕途。
  
  这套“评议入仕”的模式,事实上侵占了汉廷任用官吏的权力。
  
  比如许靖堂兄弟当年在汝南举办的“月旦评”,就连曹操这种官宦之后,也要设法去混一个评价。
  
  不过也大概是亲身经历,深知利弊。
  
  后来曹操当政后,便有意识将“人事权”收归中枢。
  
  发展到今日,便成了九品官人之法。
  
  具体来说,就是设立中正官来评议天下士人,并进行定品。
  
  以此取代民间各路野生评论家,或者说将其身份官方化。
  
  这样一来,以清议入仕的习俗并未根本改变,改革的阻力较少;
  
  同时用人权,又在明面上重归中枢。
  
  可谓两全其美。
  
  不过麋威作为后世人,当然知道这套制度的弊端所在。
  
  最关键一点,中正官在评议一个人的才能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会参考这个人出身的门第、父祖的权势。
  
  父祖是三公,儿子当然是公卿之器。
  
  父祖官位清要,儿子保底是个清流。
  
  父祖只是个干繁重庶务的浊吏,儿子将来也只能去打杂。
  
  至于说连打杂都轮不上的,那不好意思,你没资格当官。
  
  久而久之,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魏晋时期所谓的“门阀”,就是由此而来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
  
  虽然麋威很清楚这一套玩意会在将来成长为一个极度畸形的怪物。
  
  但这不是“九品官人法”才刚刚提出不到三年么?
  
  就当下而言,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他的好处,而没有意识到背后隐患。
  
  或者说即便意识到了,因为是既得利益者,反而乐见其成。
  
  而这些或是“蠢”或是“坏”的人。
  
  交织在一起。
  
  便是一个足以左右天下归属的重磅砝码。
  
  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
  
  欲取天下,便无法忽视其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