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70章 孙权的锐意

第170章 孙权的锐意

第170章 孙权的锐意 (第1/2页)

诸葛瑾闻声开口:
  
  “孔明前度来信,言刘玄德已大抵克复凉州全境,兼取陇右。”
  
  “据说鄯善、龟兹、于阗各遣使入蜀,尊刘玄德为汉室正朔。”
  
  “自汉安帝以后,西域断绝。至此将要复通。”
  
  “简而言之。”
  
  “曹氏已经事实上丢失关西。”
  
  “关西一失,那么关中之地,除了河东尚可接济,其余各个方向上,是敌非友。”
  
  “遑论自东向西,关、魏、张、赵等将厉兵秣马,暗图秦川。”
  
  “古人云:危若累卵。今关中是也!”
  
  “孤听明白了。”孙权缓缓颔首。
  
  “今后关中之争,开战的主动权在刘氏。”
  
  “曹氏若要保关中,只能先行绥靖,以求将来。”
  
  言罢,孙权又看向下一位,建威将军吕范。
  
  吕范兼领丹阳太守,治于建业。
  
  虽然因为这条世界线上孙权失去汉水通道,未曾迁都武昌,以至于吕范也失去了留守重臣的地位。
  
  却仍不失为孙权倚重的心腹谋臣。
  
  便见吕范不紧不慢上前道:
  
  “臣以为曹氏欲绥靖于刘氏,不仅仅因为失去关西。”
  
  “近日有斥候南下,言今秋冀州闹了蝗灾,民大饥,虽开官仓仍不足以赈济。”
  
  “魏帝欲徙冀州士民十万户以实河南,侍中辛毗辛佐治多次力劝,后改为徙其民之半。”
  
  闻得此言,原本大多沉默的吴国臣将,纷纷目露异光。
  
  俨然是心思活跃了起来。
  
  而吕范依旧不紧不慢:
  
  “由此观之,冀州蝗灾为害不浅。中原虽富足,却不足以同时接济四方之民。”
  
  “臣料今明两年之内,曹氏对刘氏能守而不能攻。”
  
  “恰逢刘玄德刚得新地,尚需稳固,明年秋收前,益州多半不再大兴兵。”
  
  言罢,吕范便拱手退下。
  
  除了诸葛瑾和陆逊稍稍瞥了他一眼,其余人只当他已经言尽,未多留意。
  
  反而就着这个重大情报,争相提出建议。
  
  如濡须督朱桓,认为应该趁曹魏虚弱,联合关羽大举北伐。
  
  因为关羽在襄樊虎卧两年,兵精粮足,又未曾参与今年关西方面的北伐,是一支可以随时投入战斗的生力军。
  
  而又因为关羽未曾参与关西大战,以他好名求功的性情,稍加挑拨,未必不会同意出兵宛洛。
  
  毕竟先前就是关羽先发信来询问北伐的事嘛。
  
  正好顺水推舟。
  
  甚至阴暗一点地想。
  
  如果关羽大军消耗在了宛城之下,那来年刘备北伐关中,不就少了一路生力军?
  
  那后续曹刘之间是不是就能消磨更长时间,继而给扬州这边创造更多机会?
  
  不得不说,朱桓这个大胆的想法,很对部分人的胃口。
  
  当场就得到不少将领的赞同。
  
  包括新近获得大都督名号的朱然。
  
  不过相比起只关心结果的朱桓。
  
  朱然却更关注实际的困难。
  
  直言自曹操西迁江左十万民户之后,皖城至合肥一线,宛若人间诡蜮。
  
  用曹操自己的诗句来形容,真真是“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曹操自己是不是真的念之断肠不好说。
  
  但若大军行经此地,无以就食,继而引发营啸等灾难,那是真会悔断肠子的。
  
  所以朱然建议北伐不妨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先在皖城周边大搞军屯,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以作为将来大军北上的补给。
  
  同时在皖城以北大量修筑亭驿,堡垒。
  
  在保护军屯的同时,为将来北上进军,提供便利。
  
  一旦万事俱备,再执行第二步北伐,那吴军就能避免孤军深入的风险。
  
  进可攻,退可守。
  
  毫无疑问,朱然这种步步为营的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