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各有应变
第190章 各有应变 (第2/2页)麋威重重指着地图上涢水东岸:
“若我军能在这里击败文聘,北取三关,那我就是北伐大军的东翼!”
“否则文聘从随县北上,骑兵驰骋于平地,虽有蔡阳、安昌两座小城,又有何用?”
“况且,我军已经隔绝南北。只要自身不乱,文聘便不知道北方变故,难以策应!”
……
“麋威在逼迫我决战。”
文聘看着泥足深陷的坐骑,面色沉凝。
文休没有养父的定力,看着众骑困顿于泥沼,一脸愁容:
“这时节,只怕雨势还要延绵。”
“大人,何妨骑马入山,潜归三关?”
文聘冷冷瞥了养子一眼,不说话。
后者一个哆嗦,道:
“儿非怯战,只是天时地利皆不在我,唯恐出师不利!”
“若大人顾虑追兵,儿愿领五百骑留下阻敌,大人自归三关!”
文聘这才道:
“若如此,我虽可活命,但有负于朝廷,来日怕是求不到荫子的。”
又抬鞭,遥遥北指天边隐约可见的两座山头:
“麋威抢先北上,又择地立寨锁道,怕是已经窥破了豫州虚实。”
“若我遁走,他再无后顾之忧,便可从容叩关北上。”
“反之,他需要先灭我部再行北上……那说不定能为淮南诸将多争取些时日。”
文休只能听养父的。
不过既然要跟汉军对峙下去,总归要找到干爽的高地立寨。
在此之前,还需先穿越眼前这片泥沼地。
“上前说话。”
文聘忽地看向养子。
文休立即上前并马。
耳边传来养父低沉的声线:
“还记得昔年武皇帝赤壁失利后,途径华容时,是如何迅速通过泥泞道路的吗?”
文休顿时了然,却又不禁后背一寒。
……
“使老弱伤兵负草填道,人马蹈草踏人而过,骑乃得过……这是效仿曹操败走华容的故智啊!”
姜维看着手中简短的军报,头皮发麻。
虽说慈不掌兵。
但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耻。
唯独是再不耻,魏军两千骑终究穿越了最难行的一段路,已经近在眼前。
当前形势,汉军早早占据了有利地形,以逸待劳。
老实说,并不怕魏军进攻。
甚至巴不得对方赶紧过来。
然而形势再度不似预期。
文聘好不容易跨过最难行的一段路后,却居然也学汉军,择高地立寨。
似乎打算在这里长期据守下去。
姜维已经知悉麋威的战略,当然能猜到文聘意图。
单看局部战场,文聘兵疲马乏,又失去蕲春方向的支援,根本不具备长期坚守的条件。
拖延下去,其部死路一条。
可若将眼光放大到从南阳到淮南的上千里战局去看。
他这种牺牲自我拖延时间,反而可能最接近正确的解题思路。
反正还有一个儿子在北边不是?
曹丕也不是有功不赏的昏君不是?
这种牺牲总归有回报的。
一时间,姜维居然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憋屈感。
这就是曹魏在中原腹地经营两代人的底蕴?
哪怕是一郡守将,也有这种一流的全局意识?
想到这,他不由期待地看向己方主帅。
然而麋威只是亲自前出视察了一番魏军营寨,便不再理会文聘部。
反而让姜维带人北上三关,尝试劝降那里的魏军。
姜维虽然不认为能成功,但基于对麋威的信任,领命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