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04章 遗计

第204章 遗计

第204章 遗计 (第1/2页)

被贾诩当廷指斥为奸佞,徐庶面不改色上前,揖拜及地,却未开口辩解。
  
  而曹丕见此情状,反而暗自松了一口气。
  
  故作肃容对贾诩道:
  
  “徐元直去年出使有功,太尉不论奖赏,反而横加指斥,总得有个理由吧?”
  
  贾诩冷声反问:
  
  “徐元直出使归来不久,关羽便兵向宛城,可见其人未能实现绥靖于刘备的方略,何功之有?”
  
  曹丕这才转向徐庶:
  
  “卿有何言语?”
  
  徐庶再拜道:
  
  “太尉公言之有理!臣无功而返,虚食王禄,确实为一碌碌小人!”
  
  此言一出,贾诩眼皮蓦地一跳。
  
  而曹丕反而失声大笑,指着朝中几位大将道:
  
  “若单靠卿这三寸之舌就能阻止蜀贼寇掠,那朕还养这群将军干什么?还要什么中军外军,要什么数十万大军?”
  
  又对贾诩道:
  
  “贾公,朕欲善待士人,卿为朕的太尉,群臣表率,莫要替朕借怨于天下人啊!”
  
  贾诩连道不敢。
  
  但目光始终暗暗落在徐庶身上,颇有疑惑。
  
  似乎今日才第一次正眼看待这个颍川籍的闲官。
  
  而徐庶自然注意到对方目光,主动迎上前道:
  
  “庶庸人而已,死不足惜。今日太尉欲借我项上人头来规劝陛下,本无话可说。”
  
  “然则贾公存心虽良,却不该当庭指斥乘舆,折损天子威望!”
  
  “就不能私下表奏吗?”
  
  “哪怕隐诛也成啊!”
  
  贾诩浊黄的双目,蓦地一闪。
  
  未等曹丕发话,贾诩忽然转身道:
  
  “陛下言之有理,是臣年迈昏聩了!”
  
  言罢垂手退下,重新落座,闭目不语。
  
  也不再提及乞老的话题。
  
  曹丕见状,彻底放松下来,立即将话题转到军事上。
  
  朝中谋臣智士,华歆、董昭、刘晔、司马懿、陈群、辛毗等等等等,纷纷建言献策。
  
  一轮讨论下来,大体上有两个共识。
  
  其一是江东孙氏反复无常,虽不至于要灭国,至少要将他驱赶到大江以南,以确保其将来难再袭扰淮上,并借长江水道与荆州互救。
  
  在此基础上,则可以稍作缓和姿态,保留其吴王封号。
  
  二是尽量营救宛城的夏侯尚,避免南阳战局彻底崩盘。
  
  不过在派谁去营救这件事上,却有些分歧。
  
  有人主张让贾逵的豫州军团回师营救。
  
  有人则主张洛阳这边另遣大将发兵。
  
  前者的理由是淮南大局一定,多贾逵一个不多,少贾逵一个不少。
  
  反倒是一旦宛城有失,将来洛阳方向便要直面关羽兵锋,中军不可轻动。
  
  后者虽然不否认淮南的成果,但认为贾逵师老兵疲,来回奔波反而容易被敌军所趁。
  
  倒不如从洛阳这边发兵更有效率和胜算。
  
  双方争执不下,曹丕听得烦躁,目光再次转向贾诩。
  
  然而贾诩的双眼却眯成一线,状若沉睡。
  
  曹丕连喊了好几声,他才有反应。
  
  从袖子取出一份早就写好的奏表,道:
  
  “臣老迈,已经不胜庶务。唯留此计,以助陛下破贼。”
  
  当即便有黄门郎上前将奏表转交曹丕。
  
  曹丕展开细看,脸色再度阴晴起来。
  
  好一会儿,才抬头道:
  
  “贾公……何至于斯?”
  
  贾诩眯目作揖不语。
  
  看上去好像又睡着了。
  
  然而这次曹丕未加催促。
  
  转而对群下道:
  
  “救援宛城,刻不容缓,众卿今日便要议定一个方略!”
  
  然后便转去殿后更衣。
  
  众臣虽然好奇贾诩到底给曹丕写了什么,但都不敢过问,只能继续商议派谁去救援宛城的问题。
  
  唯有贾诩以身体抱恙的缘故,告辞归家。
  
  几位聪明的大臣若有所悟,知道君臣要私下奏对,却都默契不言。
  
  半日后,军略终于定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