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12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第212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第212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第2/2页)

说到这,麋威遥指对方身后的昆阳城,道: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苟不得人,必不济事也!”
  
  徐邈随之望去。
  
  此时昆阳城头上,早已挤满了观望的士民。
  
  当中不少都是昨日才刚刚归城的面孔。
  
  徐邈暗自一叹。
  
  对方这次的“信”,他确实招架不住了。
  
  他其实昨日想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才选择今日会面。
  
  徐邈:“我尚有一问。”
  
  麋威:“请!”
  
  徐邈:“既然我今日已经知晓这个道理,回头上书朝廷让利于民,你国何以相争?继续让下去吗?”
  
  麋威失笑道:
  
  “曹氏向来崇尚申、韩之法,尊长岂不闻韩非子所著的扁鹊故事?”
  
  “昔年扁鹊为蔡桓公诊疾,曾言道: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剂)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自建安元年曹氏在许昌募民屯田之日算起,至今将有三十年。”
  
  “这么多年过去了,地方上的利益,庙堂上的利益,各处的蝇营狗苟,早已根深蒂固,岂是你一言想改就改的?”
  
  “怕不是改来改去,最后又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九品官人之法’?”
  
  “故此,你国虽未病入骨髓,怕也要大施针石,猛服火齐(剂),然后大伤元气之后,方有望治好顽疾。”
  
  “反观我朝。”
  
  “自陛下定益州算起,尚不满十年,便是有一二疾,也能以汤熨缓缓调理,不伤根本。”
  
  “这便是轻舟好调头,简车易转弯的道理!”
  
  徐邈再次一叹。
  
  他早在建安十年便入丞相府任职,至今十八年,如何不晓得麋威所言的“根深蒂固”?
  
  此事自古皆然。
  
  或许有朝一日,刘备治下也会有“根深蒂固”。
  
  但至少在这一年,这一刻。
  
  曹魏难以推行的制度。
  
  在季汉,未必有多难。
  
  更别说这背后,还有一场接一场军事胜利作为支撑。
  
  想到这,徐邈彻底放弃了无谓的念想,终于道出来意:
  
  “我欲自昆阳撤军,不知足下能否再一次展现贵国的贤德?”
  
  麋威:“可。”
  
  “但有一个条件。”
  
  “城中士民若有愿意留下者,不可强迁。”
  
  徐邈没怎么想就同意了。
  
  实际上,他反而担心那些起了异心的人跟他离开,然后将敌国的“贤德”一路传播到许昌。
  
  虽说这是早晚的事。
  
  但最好别出现在他任内。
  
  他已经打定主意。
  
  待此间事了,便以守城失利为由头,自请归隐,然后静观天下形势变化。
  
  他终究是个民屯主吏,非守将。虽有过失,却不损名声。
  
  将来总有东山再起之日。
  
  若天命在魏,以自己这些年积攒的名望,未必不能起复。
  
  若天命有变……那今日这场会面,便是伏笔。
  
  双方心意既定,各有所得。
  
  接下来商谈细节,再无阻碍。
  
  三日后,麋威主动让开道路,礼送徐邈等人出城。
  
  队伍一个时辰便集合完毕。
  
  当日天色未黑便悉数渡过了汝水北岸。
  
  效率如此之高,除了离开的人归心似箭之外。
  
  主要还是因为人少
  
  事后双方一盘点。
  
  城中军民,出身颍川大姓者,七成走,三成留。
  
  而自襄城一带临时征发而来的屯田客,竟有高达八成选择投汉。
  
  当然,说是八成。
  
  其实也就不到两千人而已。
  
  在大军逐渐云集颍川,人数直逼十万这个量级的当下,可谓毫不起眼。
  
  徐邈事后所上的请辞奏表,更未在公卿满地走的洛阳引起足够重视,轻易便通过了。
  
  不过,在一片人潮涌涌,诸事纷纷之中。
  
  仍有一人注意到了这一则非同寻常的请辞。
  
  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可怕真相。
  
  正是刚刚跟随大军抵达许昌的侍中领军师,辛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