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粗劣之计
第217章 粗劣之计 (第2/2页)“而且我也说了,这次急攻,一是为了借麋威试探关羽在宛城的虚实,二是为了尽快声援南阳、方城一带的官兵,鼓舞士气,免得重蹈徐景山在昆阳的覆辙。”
“怎么到将军嘴里,竟成了我轻敌?”
曹洪嬉笑不应。
辛毗虽然耿直,却不愚钝。
立马就意识到对方这态度不对劲,干脆问道:
“将军莫不是听信了小人谗言?”
曹洪这才缓缓坐起:
“哪里是小人,分明是为民请命的君子!”
说着,从袖里掏出一张色泽蜡黄的怪纸,重重拍在身前木案上。
辛毗并未被他的姿态所慑,反而想起看过的徐邈奏表,脱口而出:
“麋氏纸?”
旋即上前取来。
细细一看,面色数变。
原来曹洪口中的“君子”,正是发明者麋氏纸的那个麋威。
其人历数曹魏失德无道、残虐生民之事。
又指出洛中无大将,竟以无德小人曹洪挂帅,可见天命在汉不在魏。
而他之所以不来许昌取曹洪性命,是因为辛毗是智者,夏侯霸是勇将。
若无此二人相助,他杀曹洪如探囊取物云云。
总之就是极力贬低曹洪,同时盛赞辛毗和夏侯霸。
辛毗何等见识,一眼就看出怎么回事。
更生气了:
“将军乃宿将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怎能轻信这等粗劣的离间计!”
曹洪闻言顿时哈哈大笑:
“原来我在佐治眼中,也非一无是处吗?”
“是啊,如此粗劣之计,我怎会相信!”
“可我信或不信,又有何用?”
“就怕有人偏要信!”
辛毗张了张嘴,低头再看,猛然醒悟。
此信并非私人信件,乃是以檄文的制式写就。
换言之……
“敌军细作已经传檄到广成关以南。”
“此时洛阳的公卿大臣,怕是人人都在议论此事了!”
曹洪说罢,重重一叹。
而辛毗到底也是从洛阳那片龙潭虎穴里走出来的,当然知晓人心艰险。
一时怒意全无,只剩下忧虑。
反过来安慰曹洪道:
“陛下神武睿略,为天下所知,此等无端谗言,不至于动摇将军帅位。”
曹洪这才面色稍缓。
其实他也不信曹丕会因此拿下自己,顶多就是让年轻将领们分走功劳罢了。
而他已经官至骠骑将军,封了阳都侯,再往上,只能增加邑户数量。
这种可有可无的赏赐,他早就不在意。
不然呢?
难不成要做些大逆不道的事,毁掉这一世忠名?
谁会支持他?
所以曹洪今日作态,不过是借机拿捏一下辛毗这个直士,顺便发泄一下心中不满罢了。
该给夏侯霸的增援,他早已准备好。
就等着辛毗来求自己了。
当下便要应允对方所求。
但就在此时,一员年轻裨将匆匆而来,喜上眉梢:
“将军!有捷报!”
“夏侯将军围攻昆阳连日不克,于是改为佯攻,其后连夜奔袭滍、汝下游的定陵、偃县。”
“二城守军措不及防,仓惶出逃,今已克复二城!”
闻得此言,曹洪下意识看了辛毗一眼。
却见后者同样在看自己。
表情莫名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