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22章 农事兵事人事

第222章 农事兵事人事

第222章 农事兵事人事 (第1/2页)

【章武三年冬十月,诏司空麋竺营南北郊(祭坛)于成都。】
  
  【孙权闻羽军已据南阳,益畏敬帝,遣使称藩。帝疑其诚,未之许。】
  
  【将军麋威谏曰:昔太祖高皇帝王韩信遂有天下。今陛下之德不亚于祖,而孙氏之才未若韩氏,纵有不诚,焉为大患?】
  
  【今方扫除北虏,兴复汉室,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帝善威言,遂遣尚书郎费祎使吴。州从事杨戏从行。】
  
  杨戏搁笔,小心翼翼地用石镇子压住这一页纸,等它慢慢风干。
  
  如此谨慎,绝对不是因为上面写了自己的名字。
  
  绝对不是。
  
  总之,偷闲捣鼓了片刻个人爱好。
  
  杨戏见天色已亮,驿舍各处渐渐响起人马声,便起来收拾。
  
  来到舍外,正使费祎正对着一本账册摆弄算筹。
  
  杨戏自请上前帮忙。
  
  原来是在估算沿途人马消耗的粮秣。
  
  这次费祎出使东吴,除了奉诏册封“大汉吴王”之外,还要顺路给荆州诸将带去两千匹河西骏马。
  
  都是这两年经营西域所得。
  
  杨戏看着看着,感觉有些不对路。
  
  因为按照费祎的规划,使团居然要北上汉中,走东三郡去荆州,而非常规的顺江东下。
  
  众所周知,大江历来是沟通荆、扬的重要通道。
  
  舟船运输的便利更是陆运无法媲美。
  
  费祎怎会犯这种错误?
  
  当杨戏提出这个疑问时,费祎却给出两个理由:
  
  “其一,如今荆州大军集中在宛城、方城一线,彼处才是用兵之地,而江陵却不是。若以宛城为终点,则走三郡路途更近。”
  
  “其二,胡马来自北地,未必适应江南气候,若南下大江途中闹了病疫,恐有折损。”
  
  “更别说巴东三峡水急而险,稍有不慎,便要覆舟,这便又是一重折损。”
  
  杨戏久在益州,当然能想通这个道理。
  
  但他想不通的是:
  
  “三峡虽有水险,但西城、上庸那一段汉水河道不也同样艰险难行?”
  
  费祎摇头道:
  
  “文然此言差矣。”
  
  “我前度在台阁与潘秘论及此事,他说上庸至汉中步道,在他入蜀前已经足够平顺。”
  
  “如今又修整了一载,中途加建了亭驿,虽然不如蜀中道路便利,却足以替代水运。”
  
  “我等自此道去往南阳,无须再经过险滩!”
  
  杨戏顿时惊喜不已。
  
  虽然他不畏惧坐船,但舟船毕竟摇晃,走急流险滩尤甚,在那上面根本无法专心读书写字。
  
  晚上睡觉也睡不安稳。
  
  哪有驻在亭驿里舒坦。
  
  赞道:“三年前听闻麋昭汉入蜀途中,在上庸有募民修路之事。”
  
  “当时只以为他是为了拿捏骄兵傲将,不曾想此举实有远见,造福后世啊!”
  
  费祎闻言捏了捏手中的麋氏纸。
  
  心中暗道:那位造福后世的事,又岂止于修道。
  
  比如那位曾经被他拿捏的“傲将”,如今的尚书郎孟达,就常常感慨麋威的先见之明。
  
  若无麋威献策定河西,以曹魏君臣的手段和魄力,只怕再晚个一两年,断陇道取河西的难度便要十倍不止。
  
  而不断陇,则汉军自益州北伐便总会缺一条腿,同样是难度倍增。
  
  想到这,费祎看着杨戏道:
  
  “河西方定两载,诸胡未稳,正是用士之际。”
  
  “文然若要求进,何不转任河西?”
  
  杨戏不假思索:
  
  “河西是用士之地,南阳不也是?”
  
  “我擅长文学律令,却不甚通于戎事,去河西未必能立业。”
  
  “倒是麋昭汉初任豫州刺史,必要征辟文吏入府。而我久为州中书佐,正堪其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