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皇太子
第281章 皇太子 (第1/2页)五月下旬,皇太子刘禅的车驾来到了五丈原附近。
随行的官吏、护卫以及各类眷属多达万人。
趁着人马走出斜谷口的间隙,刘禅带着一群东宫臣属,登上了五丈原军营。
自刘备立寨于塬上后,军营一直保存至今。
登高眺望片刻,体型越发圆润的刘禅,看了看随行而来的太子冼[xiǎn]马董允,低声问道:
“休昭,你说先帝登上此塬时,有没有想过万一战事不利,非但进不去长安,怕是连成都都回不去?”
董允穆然上前,道:
“臣不敢妄议先帝!”
“时值新丧,殿下为储君,天下瞩目,当谨言慎行才是!”
刘禅顿觉无趣。
目光转向后方同样伴驾而来的太子舍人。
最后朝着其中一个体格格外壮硕的招了招手,道:
“绍先的先考为功勋大将,是东宫里唯一知兵的,要不你给孤说道说道彼时的军情?”
那壮硕的太子舍人正是霍弋。
闻言爽直开口:
“自章武二年王师成功断绝陇道以来,对关中已成合围之势。”
“其后关、麋等将克服南阳,威逼颍、汝,关中之敌更是只能作困兽之斗。”
“故此番北伐,乃是王师乘大势而上,长安早晚可取。”
“彼时所虑者,是先帝能否生入长安而已。”
刘禅:“原来如此。”
“所以先帝这最后一口气,争的是能否速胜,而非能不能胜。”
刘禅点点头,忽问左右道:
“那先帝为什么非要争这口气呢?”
左右面面相觑。
霍弋低头不语。
董允欲言又止。
刘禅见状,指着董允,捧腹笑道:
“看来休昭也不是事事都敢秉公直言啊!”
“先帝争这口气,不就是怕孤这不肖子来日泄了气,连这稳操胜券的一战都拿不下吗?”
“秦二世而亡,乃始皇帝所托非人也!”
董允不得不开口:
“殿下虽少,但这些年既未慢于学业,更未怠于孝道,何来不肖之说?”
“我大汉贤臣良将无数,更非暴秦可比!”
“殿下勿要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刘禅尴尬一笑,摆手道:
“不说这个了。”
“绍先,那后来诸位将军是如何速取长安的?”
回到熟悉的军事话题。
霍弋这才抬头开声:
“从大略上说,自然是因为陛下舍生忘死而来,所以三军将士皆舍生忘死而战,士气高昂。”
“但具体到计谋,则诸将公认是卫将军成功诱出了曹真、郭淮,继而斩将夺旗,一战而动摇长安。故而此战论功与张车骑并列第一,赏格也最高……”
刘禅边听边负手踱步。
直到霍弋说完,才道:
“绍先曾跟随卫将军平定南中,不知他是个如何的人?”
霍弋闻言微微一怔。
皇太子自幼可是跟卫将军这些元从老将的子女一同长大的,彼此十分熟悉,怎么反过来问自己一个“外人”?
不过转念一想,那位卫将军自当年江陵一役后,便洗心革面,恍若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其后又时常在外征战,太子不熟悉他,也情有可原。
于是稍稍思忖,如实答道:
“臣只擅长兵事,故只从军略上评价。”
“观卫将军平生用兵,虽不乏取巧,但鲜有弄险。”
“每战必先求立于不败之地,待敌疲敝或有机可乘时,方以雷霆之势击其要害,故能常胜不败。”
“若说有过人之处,那便是卫将军总能于茫茫大势之中,抢先窥见克敌制胜的先机,并及时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