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似变非变
第331章 似变非变 (第1/2页)对于吴人来说,合肥一直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爱是因为这里是江东政权进取淮上的重要跳板,得失关乎国运。
恨是为了获得这座跳板之城,吴国已经为此付出了太多代价。
初代吴王孙权。
老将周泰、孙韶、韩当。
中生代的朱桓、贺齐、刘劭、鲜于丹。
宗室小将孙奂等等。
全都折损在这一战。
直接打崩了东吴的国运。
以至于彻底沦为汉魏的臣属,失去问鼎中原的资格。
如今时过境迁。
当初那座立于逍遥津边上的合肥旧城也早被大火焚毁。
诸葛恪望着眼前更靠近北边寿春的合肥新城,心中难免五味杂陈。
若无那场惨败,自己现在应该也能成为一位上国将军了吧?
东吴何须依靠虞翻这种鼓唇弄舌之徒,来延长国祚?
嗟叹间,一行人终于来到城门前。
早有人在此恭候。
却不是曹洪或者贾逵的门下属吏。
而是一个看上去十二三岁,明显刚刚束发的少年郎。
虽说吴国众人从未指望两位曹魏重臣以上国使者的规格来接待。
但怠慢至此,加上合肥又是吴人伤心地。
难免有了些情绪。
于是纷纷扬言要杀入城中讨个说法。
就连自称跟来看戏的诸葛恪,也不免勃然作色。
然而作为使团领头人的虞翻,大概是经历过更耻辱的时刻,此时反而显得宠辱不惊了。
郑重地上前打听这少年的来历。
得知对方是贾逵的嗣子贾充之后,更是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神色。
诸葛恪等人既看不过眼,又不好驳了他的面子,纷纷以袖掩面。
那贾充看着眼里,眼睛滴溜溜一转,朗声道:
“诸位客人勿要着急。”
“骠骑将军与我家大人之所以不亲自出城郊迎,是有原因的。”
此言一出,虞翻忙不迭道:
“山野老樵,岂敢劳驾上国重臣郊迎?郎君此话要折煞我也!”
诸葛恪等人更是不忍直视,继续掩面。
贾充则不紧不慢继续道:
“客人所提议之事,影响甚为重大,须从长、从密计议。”
“而以曹骠骑的名位,若亲自露面,未免过于张扬。”
“所以此番是扬声来淮南替天子劳军的。”
虞翻听到这,又见缝插针地说了一句“将军辛苦”。
“至于我家大人……”贾充微微一顿,脸色一暗。
“大人自来淮上便突然抱恙,卧床而不能起。”
“医者私下告诉我,或有旦夕之危……仓促之间,我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亲自来迎接诸位贵客,免得生出什么误会。”
听到这里,除了虞翻之外,东吴众人才面色稍缓。
毕竟当儿子的不至于这么诅咒自己老父。
至于虞翻,听闻贾逵病重,却反而显得焦躁起来。
但事已至此,急也无用。
一行人只能先到驿舍安顿。
接下来数日。
曹洪和贾逵始终没有露面。
也始终没有任何一位正经的魏国官吏前来交接。
私下去打听,却连曹、贾二人的影子都找不到。
只知道贾逵确实病得很严重,已经到了上书乞骸骨的程度。
而贾逵一旦故去,那东吴能借助的力量必然要少一位重量级的大员。
好在,大概十二三日之后,贾充再次露面,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