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24章 会是如此摧枯拉朽之势。(求月票!!!求订阅!!!)

第124章 会是如此摧枯拉朽之势。(求月票!!!求订阅!!!)

第124章 会是如此摧枯拉朽之势。(求月票!!!求订阅!!!) (第1/2页)

东宫承恩殿内,药气尚未散尽,丝丝缕缕缠绕在殿柱帷幔之间。
  
  李承乾靠坐在榻上,后背垫着厚厚的隐囊,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嘴唇也有些干裂。
  
  但他的眼睛,那曾经时常燃烧着愤怒或蒙蔽着阴鸷的眸子,此刻却像被雨水洗过的深潭,沉静,甚至带着一丝此前从未有过的、近乎迷茫的澄澈。
  
  他醒来已有一个时辰。
  
  意识回笼的瞬间,过往种种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仍显虚弱的头脑。
  
  张玄素的斥责,父皇的冷眼,李泰的伪笑,侯君集等人的私语,还有……李逸尘那平静却字字诛心的话语。
  
  “帝王相微弱”、“为什么要当皇帝”、“让天下变成您心目中某个理想的模样”……
  
  这些声音和画面交织、碰撞,最后定格在昏迷中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境碎片上。
  
  有冻毙于风雪中的骸骨,有农户捧着干瘪的黍粒绝望的眼神,有边州烽燧燃起的狼烟,也有魏征、房玄龄等大臣在朝堂上激昂进谏的身影。
  
  混乱,却又奇异地指向某个核心。
  
  他不再是那个只知盯着储位、被恐惧和愤怒驱使的李承乾。
  
  一种更庞大、更沉重,却也带着奇异引力的东西,在他心中破土而出。
  
  他还不甚明晰那具体是什么,但他知道,方向变了。
  
  “殿下,您刚醒,还需静养,万不可再劳神了。”
  
  内侍省派来的老宦官小心翼翼地奉上一盏温热的参汤,低声劝慰。
  
  李承乾没有接,目光转向殿门方向,声音因久病而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稳定。
  
  “外面……有何事发生?”
  
  老宦官犹豫了一下,还是据实禀报。
  
  “回殿下,您病重期间,陛下忧心忡忡,加派了太医署人手……另外,关于那西州开发债券之事,民部……民部似乎正准备发文,公告暂缓发放。”
  
  “暂缓?”李承乾重复了一遍,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
  
  他昏迷,东宫主心骨缺失,朝野疑虑必然再生,父皇做出此等决定,合乎情理,也是一种保护。
  
  但……
  
  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带着药味的空气。
  
  肺腑间仍有些滞涩,但头脑却异常清醒。
  
  暂缓?
  
  不。不能缓。
  
  李逸尘说过,信用之基,在于预期,在于稳定。
  
  一旦暂缓,之前凭借“玉盐”、“犬卜”乃至他李承乾个人声望艰难建立起来的脆弱信任,将顷刻崩塌大半。
  
  再想重建,难如登天。
  
  西州之事,乃是他实践那些闻所未闻的学问、积累力量、乃至窥探那“大同”之影的第一步,绝不能就此夭折。
  
  他回想起李逸尘剖析“信用”与“锚定”时,那冷静到近乎无情的目光。
  
  也想起了自己昏迷前,那充斥心间的、对于“为何当皇帝”的茫然与之后隐约升起的一丝……不甘于仅仅“当皇帝”的念头。
  
  力量。
  
  他需要力量。
  
  不仅仅是活下去的力量,更是去践行那模糊目标的力量。
  
  这债券,就是第一块基石。
  
  他猛地睁开眼,眸中那点迷茫被一种沉静的决断驱散。
  
  “传孤令。”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殿内。
  
  “去民部,告知相关人等,债券发放,一切按原计划进行。不得有误。”
  
  老宦官猛地抬头,脸上写满了惊愕与担忧。
  
  “殿下!您的身体……陛下那边……”
  
  “去!”李承乾打断他,语气并不严厉,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威势。
  
  那是摒弃了浮躁与暴戾后,自然流露的储君之威。
  
  “即刻去办。父皇若问起,便说此乃孤清醒后第一道钧令,孤意已决。”
  
  老宦官被这目光慑住,不敢再多言,躬身应了声“是”,匆匆退了出去。
  
  殿内重归寂静。
  
  李承乾缓缓靠回隐囊,感觉一阵虚脱般的疲惫袭来,但精神却有种异样的亢奋。
  
  他做出了决定,一个不再仅仅基于恐惧或愤怒的决定。
  
  他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十几年太子生涯,竟似浑噩一场。
  
  眼睛只盯着那金灿灿的龙椅,耳朵只听着身边的诋毁或奉承,心被皇位这个唯一的目标束缚得扭曲变形。
  
  如今,那束缚似乎松动了些。李逸尘的话,像一把钥匙,虽未完全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却让他窥见了门缝后的广阔天地。
  
  为君之道?
  
  何止是平衡朝堂、驾驭臣工?
  
  又何止是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他想起李逸尘提到的“让寒门凭才学立于朝堂”、“让农户守住土地”、“让边州百姓安居”、“让冻毙惨剧少一些”……
  
  这些具体而微的景象,与他自幼所学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圣贤道理隐隐契合,却又远比那空泛的道理更撼动人心。
  
  他要学的为君之道,不应只是权术,更应是……治国安民、经世济用的实学。
  
  而他隐隐觉得,只有李逸尘能教他。
  
  一个模糊而宏大的目标,在他心中渐渐凝聚——让大唐,变成他心目中的模样。
  
  那个模样,或许就是古圣先贤所言,却从未真正实现的“大同”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他似乎找到了前行的大致方向,而非在原地打转、内耗。
  
  两仪殿。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疏,王德轻步走入,低声禀报了太子苏醒并坚持按原计划发放债券的消息。
  
  李世民执笔的手顿了顿,朱笔在奏疏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红点。
  
  他抬起眼,目光锐利。
  
  “他真这么说?按原计划?”
  
  “是,陛下。太子殿下态度甚为坚决。”
  
  王德斟酌着词句。
  
  李世民沉默片刻,将朱笔搁在笔山上,身体向后靠入御座。
  
  欣慰吗?自然是有的。
  
  毕竟是他寄予厚望的嫡长子,听闻其转危为安,心中巨石总算落地。
  
  但欣慰之中,又掺杂着更为复杂的情绪。
  
  这债券之事,牵扯巨大,太子在病体未愈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强撑下令,其意志之坚决,出乎他的意料。
  
  这背后,是单纯对西州之事的执着,还是……另有支撑?
  
  那个隐藏在迷雾后的“高人”,是否就在这一刻,再次施加了影响?
  
  “知道了。”
  
  李世民最终只是淡淡说了一句,重新拿起朱笔。
  
  “传朕旨意,赏赐东宫血燕、野山参等补品若干,令太子好生静养,债券之事……既是他之意,便由他去吧。”
  
  他选择不动声色地观察。他要看看,这个“不同”的儿子,究竟能把这债券之事,做到何种地步。
  
  “是。”王德躬身领命,悄悄退下。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眼前的奏疏上,却久久未能下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