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后悔
第 134 章 后悔 (第1/2页)次日,张府传出消息,张思齐博士因“急症”突发,导致口不能言,手不能书。神智昏沉。其妻鹿氏“悲痛欲绝”,遍请名医却无济于事。
约莫半月后,张博士病情加重,走路也开始需要拐杖或他人搀扶,着实已无法履职,便由其妻代为上书陈情,同僚刘承德署名见证,朝廷准其辞官。
而此时张府内院,早已是愁云惨雾。张思齐的两个兄长眼见弟弟倒台,家产快速缩水,心急如焚。
他们的妻子,本就是金陵小户出身,当初嫁入张家看中的是张思齐的官身和富贵,如今见大厦已倾,不仅富贵成空,还要被突然支棱起来的弟媳一起带回张家庄,她们哪里还肯?
不出几日功夫,两位嫂子便不约而同地闹了起来,娘家人也纷纷上门“理论”。最终,一番鸡飞狗跳、哭闹撕扯之后,两位嫂子竟都毅然决然地弃夫留子,在签下和离书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张家。
张老爹和张老娘哭天抢地,骂儿媳无情,骂儿子无能,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家散人离。
与此同时张家名下的宅邸、田产、商铺被快速、低调地变卖折现。所得钱财,一部分由鹿灵和宋瑞暗中核对后,以“无名氏”的方式补偿给了几位曾被张思齐巧取豪夺、欺压坑害过的商贩和百姓。另一部分则捐赠给了金陵城外的几家善堂和用于修补年久失修的官道。整个过程悄然进行,未引起过多关注。
在冬天的第一场雪那天,“病重”的张思齐被其妻“护送”回原籍九乡河张家庄“静养”。同行者还有他的父母兄长,鹿灵“安排”妥当,购置了薄田并“留下”可靠的“照料之人”,确保张家人“安居”乡里,无法再生事端。
曾经的锦衣玉食、高床软枕,都成了镜花水月。如今只剩下贫瘠的土地,漏风的墙壁,无尽的悔恨,以及家人之间因贫困和绝望而日益滋生的相互怨怼与指责。
张思齐躺在冰冷的土炕上,睁着空洞的眼睛,听着窗外父母的咒骂和兄长的叹息。他不断的想起从前,然后开始不断复盘,接着就是后悔。他在想究竟是哪步出了错,悔自己当初做的不够缜密,悔他还不够心狠……
冬日的秦淮河画舫都泊在码头,失了琴瑟。张家的变故在偌大的金陵连涟漪都没激起什么便被淹没在了这座都城的日常喧嚣中。
鹿灵的身子到底亏空得太厉害,虽脱离了张府那吸血噬髓的环境,又经药物调养,但底子已毁,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恢复。寒风一起,她便时常咳嗽,但脸色已不再似从前那般蜡黄发灰。
“阿姐,喝药了。”鹿渊小心翼翼端着一碗浓黑的汤药走了进来。
鹿灵接过碗,指尖冰凉,仰头将苦药一饮而尽。喝完,她轻轻喘了口气,低声道:“看来,这个冬天是走不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