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 第一卷 第23章 永不增赋!

第一卷 第23章 永不增赋!

第一卷 第23章 永不增赋! (第2/2页)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能活着都算皇恩浩荡。
  
  崇祯说完,扫了一眼礼部左侍郎。
  
  礼部左侍郎脸色一白,立刻跪地,“臣……身为礼部左侍郎,亦有不察之罪,愿请辞归乡。”
  
  崇祯懒得看他,只挥了挥手,“允。”
  
  短短两句话,礼部上下全空。
  
  钱谦益面色死灰。
  
  国子监的事是他挑的头,如今被抓的全是人证。
  
  一旦有人在狱中咬他,他就完了。
  
  刚刚起复,还没发光发热就要再度丢官,甚至丢命。
  
  他心底只有一个念头。
  
  不甘!
  
  可偏偏,皇帝没理他。
  
  崇祯只是淡淡转身,对着太祖牌位再度跪下。
  
  “既为请罪,那尔等便陪朕一同请罪吧。
  
  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好好想想这些年,尔等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这话一出,群臣连忙叩首请罪。
  
  钱谦益低头,心头暗喜。
  
  皇帝没点名,那岂不是自己没事了?
  
  更妙的是,礼部空了两个位置,自己是右侍郎,岂不是能顺势而上?
  
  可他哪里知道,崇祯早已将他钉死。
  
  这位水凉居士钱谦益的奸滑,比冯铨那种纯粹的败类还可恨。
  
  若是一刀砍了他,那是便宜了他。
  
  冯铨有孙承宗、黄道周、曹文诏这套豪华阵容。
  
  钱谦益嘛……朕自然也不会亏待他。
  
  崇祯心里的礼部尚书人选是袁可立。
  
  这位可是刚直如铁,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
  
  陆澄源做礼科给事中最合适,他专治嘴贱之徒,一喷一个准。
  
  崇祯原本打算任命卢象昇为礼部左侍郎。
  
  但转念一想,他的天雄军尚未成型,此时更需他留守大名府,整编训练。
  
  于是,这个位置,最终落在了杨嗣昌身上。
  
  杨嗣昌并非泛泛之辈。
  
  那套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贼方略正是出自他手。
  
  他将天下划为十大战区,叛军闯入哪一区域,便由该战区主力负责围剿,其余九区配合作战。
  
  此法极契合当时明朝的局势,若非国库空虚、军饷不继,李自成与张献忠早被他的计划干掉了。
  
  可惜,国无钱,兵难行。
  
  为筹军饷,只能加派赋税,结果逼得原本就食不果腹的百姓彻底倒向反贼。
  
  于是才有那句顺口溜,“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杨嗣昌是天生的军事家,也是真正忠于大明的臣子,只是生不逢时。
  
  他主张与皇太极暂时议和,先稳北境,再全力剿平内乱。
  
  他深知只要内地安稳,凭建奴那点实力,想灭大明根本不可能。
  
  从战略上讲,他的判断极为准确。
  
  但却遭到卢象昇的坚决反对。
  
  卢象昇的信条是,大明绝不议和、绝不和亲、绝不割地、绝不投降。
  
  铁骨铮铮,令人敬佩。
  
  后世传言,高起潜之所以在卢象昇被困时按兵不动,或许正是听从了杨嗣昌的授意。
  
  此事真假难辨,从情感上讲,世人多偏向卢象昇。
  
  他英烈无畏,更符人心所向。
  
  但从全局而论,杨嗣昌的策略更符合现实。
  
  若能先平内乱,再图外患,大明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可惜,天命已衰,国势已乱。
  
  卢象昇战死,左良玉随之动摇。
  
  后者放走张献忠,导致洛阳失陷,杨嗣昌急返途中病逝。
  
  有人骂左良玉不忠,但细究当时情势,左良玉也只是为了自保。
  
  他征战多年,屡破贼军,朝廷却日日弹劾他。
  
  罪名堆成三尺高。
  
  继续追剿张献忠,朝廷尚需倚重。
  
  若真将贼寇灭尽,他反而可能被召回京问罪。
  
  于是,左良玉干脆装聋作哑,放贼一条生路,也留自己一条活路。
  
  这就是那个人人自危、体制腐朽的大明。
  
  崇祯若让卢象昇去对付钱谦益,确实有些屈才。
  
  卢象昇是战场的雄狮,而杨嗣昌则是筹谋天下的鹰隼。
  
  让杨嗣昌出任礼部左侍郎,才是最合适的安排。
  
  崇祯冷笑。
  
  有这样一班人陪着水凉居士,你该不会太寂寞了吧。
  
  今日早朝尤为漫长,群臣皆赴太庙跪地请罪,致使京师一时权柄悬空。
  
  而于朝鼓初鸣之际,曹文诏已入二十一卫军营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