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9章 攻城打炮!
第一卷 第39章 攻城打炮! (第1/2页)西安
秦王下令关闭城门,调兵登墙,全副戒备。
这一幕,任何人都看得懂。
天下第一王,真的反了。
秦王后悔。
若早些看透袁可立那套施恩于民的手段,绝不会让那份皇旨在城中传诵。
更不会让百姓听到小皇帝那句“百姓以血肉筑长城。”
因为从那一刻起,西安城里的百姓眼里有了光。
于是他下令,凡与王府无关的青壮,一律押进军营。
无旨不得上街。
他怕东厂、怕锦衣卫,也怕那些民心在关键时刻反噬。
然而,就在这些命令下达前,大批东厂与锦衣卫早已潜入西安。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潜伏。
在潜伏中散布皇命,传播真相,让百姓知道是谁在救他们,又是谁在残害他们。
这并不难。
因为秦王起初并未封锁任何消息,早就在西安的街巷口口相传。
当秦王闭门、拿人的消息传来,他们不但没有惊慌,反倒会心地笑了。
因为那意味着机会来了。
方正化在他们出发前就说过。
一旦秦王闭门、拿人,那他就死定了。
到那时,百姓将被逼上城墙助战。
上去,是反贼;不去,立刻得死。
而他们会给百姓第三种选择。
杀秦王,助朝廷。
事成皆为功臣。
家族地位便可与秀才比肩。
人啊,最怕没选择。
一旦有了选择,就算那只是泡影也会拼命去抓。
此时的西安城上,号令声不断。
搬运箭矢的,干体力活的皆是百姓。
这些仰仗秦王,作威作福惯了的兵老爷,在他们眼里,百姓连牛马都不如。
所以,没人去查那些成捆的箭头为何朝向墙头。
也没人留意那些堆在城垛边的木箱里装的是什么。
他们的目光全在城外。
那数十万来回变阵的官军。
……
城外,三军齐集。
曹文诏望着西安高墙,神色复杂。
从踏入陕西那一日,他便在挑兵、练兵。
他挑出的皆是陕西青壮。
可操练尚浅,此刻能闻鼓列阵,已属奇迹。
相较之下,孙传庭的两万人却都是好手,一看便知是见过血的。
周遇吉专收军户与猎户,各个都是好手。
他部人最多,军饷也是两人的双倍。
若这仗打下来,自己的人却不及他们锋芒,回京自己该如何交代?
曹文诏叹气,看来这两人天克自己。
想到这,他重重挥手。
“架起投石车!昼夜不停的把大军拉出来的屎,全都给我扔上去!”
这一仗的开头,恶心到了极致。
用山里一种脆叶编成囊袋,将大军排出的粪便灌入其中。
一抛上墙,啪的一声,袋裂四溅,能崩出两三丈。
还不用担心“炮弹”不足。
这些陕西兵几日前还饿得前胸贴后背,如今粮食管饱,炮弹产量惊人。
于是,大军昼夜轮番投掷。
一袋袋污秽划破寒风砸上西安城墙。
孙传庭看了,只皱眉。
太恶心人了。
但他也没闲着。
“去,把沿途没烂透的尸体全扔上去。”
前者最多是恶心,后者则是会传播瘟疫的……
单论阴损,孙传庭更胜一筹。
周遇吉闻讯,轻轻抽了抽鼻子,冷冷一笑。
“挑人头大的石头,给我往上砸。”
曹文诏的炮弹秦王军队可以躲。
但孙传庭的炮弹不得不管,那玩应可是能引发瘟疫的。
于是秦王军队只得忍着恶臭去清理孙传庭的炮弹。
这时周遇吉的大石头又迎面砸来。
城头顿时血肉横飞,惨叫连天。
哥三没有通气商量,但却如心意相通般配合默契。
秦王气得浑身发抖。
他强令炮兵反击。
炮声轰鸣中,炸死的寥寥无几,反倒把自家城墙震塌几块。
臭气未散,又有新弹飞来。
连他站在高台上都被溅了一脸。
他暴怒,下令继续轰击。
“炸死这些狗东西!”
可他的炮是老式城防炮,射程不过一里半。
每打一轮,要整整一刻钟才能装填完毕。
而那投石车轻便灵活,用完就能推走。
看见要打炮,推车就跑。
炮停便又悠悠转回来继续扔。
炸坏的投石车不多,三日轰击才损失百余架。
炸死的人就更少了。
秦王恨得咬牙,可终究无可奈何。
只能灰溜溜地跑回王府,尽量远离这臭气熏天之所。
离城数十里外,袁可立与张维贤对坐,听到前线传报后大笑。
“试探。”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
张维贤放下茶盏。
“这不是打仗,是三人互相试探。
曹文诏那法子看似下作,其实是在逼迫。
若孙传庭反应慢一步,不跟着抛尸上墙,气势就弱了。
更妙的是那周遇吉,竟也能在顷刻间跟上节奏。
阁老,陛下选的这三人,当真是把好手。”
袁可立轻轻颔首,目中透着欣慰。
“江山代有人才出。
陛下眼明心亮,是大明之幸。
至于我们……全都老了。”
张维贤笑,“陛下年富力强,身边能用之人也是时候换一批了。”
袁可立也笑,指了指案上的军报。
“我们只看结果。
这仗,评判他们的不是我们,是陛下。”
两位老臣第一次在大战来临前如此轻松。
他们相信陛下的眼光。
……
曹文诏在营帐内读兵书,读到一半,忽然笑出声。
那两个家伙,不比自己差。
“终于遇到对手了。”
曹文诏笑得像个孩子,比当年杀建奴还兴奋。
城上炮声渐弱。
曹文诏合上兵书,
“差不多了。”
几乎同时,孙传庭放下了笔。
周遇吉则立于军阵,沉声喝道:
“炮击三日,敌炮当尽。
今夜子时,全军攻城!”
……
世人常道,飞鸽传书,一日千里。
可真相很残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