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童手裁春酿甜香
第二十章 童手裁春酿甜香 (第2/2页)中午时分,两组的成果都出来了。小墨组的“桃花蜜膏”装在粗瓷碗里,粉红色的膏体透着光泽,闻着有淡淡的花香;青黛组的花饰瓷瓶摆了一排,有的贴了桃花,有的粘了泥偶,还有的用彩绳编了小穗子,个个都透着孩子气的可爱。林晚把街坊们请来当“评委”,王婆尝了一口桃花蜜膏,笑得眼睛都眯了:“这膏子甜而不腻,比我年轻时吃的蜜饯还好吃!小石头粘的泥偶最有趣,我要把这个瓷瓶买回去,装我的针线。”
张婶也笑着说:“我家孙女肯定喜欢这个蜜膏,下次让她也来学。你们这童艺坊真好,不仅让孩子们学了手艺,还能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改配方,比光读书有意思多了。”周先生则拿起一个贴满桃花的瓷瓶,仔细看了看:“这手艺里藏着巧思,孩子们不仅学了熬膏、做手工,还懂了‘错了也能改’的道理,这才是最重要的。”
傍晚孩子们走的时候,每个人都带走了自己做的成果。小石头抱着贴了泥偶的瓷瓶,边走边跟阿丫说:“明天我要带我爹做的小木头人来,粘在瓶身上肯定更好看!”阿禾则把自己做的桃花蜜膏包了一小块,说要给奶奶尝尝。小墨和青黛留在最后收拾,小墨把剩下的桃花蜜膏装进瓷罐,青黛则把孩子们用剩的花瓣收起来,准备明天做花标本。
林晚和沈砚坐在门槛上,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沈砚轻声道:“今天小墨处理阿丫的错处时,很有你的样子——不慌不忙,还能想办法补救。”林晚笑着点头:“青黛也越来越会教孩子了,知道帮小石头找办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做。咱们的童艺坊,不仅在传手艺,还在传待人处事的道理。”
正说着,老妇人提着个食盒来了,里面装着刚做好的桂花糕:“我听说孩子们今天做了新膏子,特意来尝尝。”她尝了一口桃花蜜膏,连连称赞:“比宫里的桃花膏还多了点孩子气的甜,是个好方子。对了,我外孙女青黛说,想教孩子们用草药做香囊,我把当年宫里的香囊图样带来了,你们看看能不能用。”
林晚接过图样,上面画着各种形状的香囊,有梨形的、花形的,还有圆形的,每个图样旁边都标着里面该装的草药。她眼睛一亮:“太有用了!下次咱们就教孩子们做草药香囊,既能驱蚊,又能安神,做好了还能送给义学的老师。”小墨和青黛也凑过来看,小墨指着梨形的香囊说:“我要做这个!里面装薄荷和陈皮,送给林姐姐驱蚊。”
夜色渐深,童艺坊的灯还亮着。林晚把老妇人带来的图样铺在桌上,沈砚在旁边标注草药的用法,小墨和青黛则趴在旁边,用彩笔给图样上色。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桌上的桃花蜜膏罐上,映出淡淡的光晕。林晚知道,童艺坊的每一个日子,都像这蜜膏一样,甜而不腻,藏着孩子们的成长,也藏着手艺与温情的传承。而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