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帮忙
第二十六章帮忙 (第1/2页)李太后显然不知道朱翊钧如今的打算,压根就没有打算在朝政政事上去夺权。
司礼监如今基本已经彻底被废,温太乙如今所辖的司礼监,其职责已经渐渐开始偏向整个内廷的人事与庶务。
对于外朝已然没有了权力。
朱翊钧显然不清楚李太后在难受贺嬷嬷一事外,还操着他可能会因此而轻狂的心。
“养心殿你打算住过去,娘也不拦你了,你现在大了,登基也四年有余了,有些事情是该你自己做主了。
只是往后凡事还需多多请教元辅才是。”
“是,儿子明白。”
母子二人又话了几句家常,朱翊钧便离开了慈庆宫。
既然如今跟张居正约法三章,不去插手朝堂政务,而且还有跟张居正打赌一事,所以接下来朱翊钧要做的便是借助内承运库的银子,如何实现开源。
手里能用的人手不足,大明朝的历史中,单独占着“一页”的太监,朱翊钧不打算重用。
可朝堂上臣子,他几乎也没有熟悉的。
至于有过接触,比较了解的翰林院侍读,朱翊钧也是兴趣缺缺。
让他们论今博古还行,若是让他们去具体某一件事情。
这些眼高手低的文人,一个个就都要露怯了。
不是每一个进入翰林院后,都能成为像张居正这般的能臣。
大部分的翰林,其实还都是平庸为多。
不识人间疾苦,不知地方政务,这已然是内阁往后越来越大的弊端。
乾清宫,坐在御台处拄着下巴。
朱翊钧率先想到的便是水泥。
利国利民的一件事情,正好借着修缮养心殿可以试试。
而且明朝修长城防御也一直没有停过,若是能借着修缮养心殿推出,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召荣王朱载墐跟崇王朱翊铠觐见。”
朱翊钧对良安吩咐道。
良安匆匆离去,朱翊钧便起身到书案后坐下,开始思索该如何烧制水泥。
这玩意在后世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也没怎么去想过是怎么做出来的。
只是大概知道,这玩意是用高温烧制而成,且需要加入其他材料才能成型。
不过好在,如今这个时候,瓷器工艺已然达到了巅峰的不能再巅峰。
对于炉火的温度以及高温的控制,也要比以前更加成熟。
毕竟,每种不一样的瓷器,对炉火温度的要求不同,也就意味着如今匠人对炉火温度控制技艺的成熟。
所以在朱翊钧看来,眼下到底能不能烧制出石灰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找到可靠、踏实以及能干且能吃苦的人来做这件事情。
朱翊铠虽然比他年长几岁,不过看起来还是挺稳重的。
至于朱载墐自是不用多说,三十来岁的年纪,性格也是颇为稳重。
在这两个人之间,朱翊钧有些犹豫到底该把这件差事交给谁来负责。
至于具体干活的,朱翊钧便打算让锦衣卫军匠来打下手。
虽说如今锦衣卫已经成了一个大杂烩,朱翊钧也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万一那些看似不中用的军匠中,真有懂如何烧制的,那自己不就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