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完颜烈善谋难敌
84. 完颜烈善谋难敌 (第2/2页)“杀!夺回北门!”赵玥高声呐喊,率领骑兵朝着金军冲去。城内的宋军见郡主回来,士气大振,纷纷发起反击。金军没想到赵玥会突然返回,顿时乱了阵脚,攻城的士兵纷纷后退。
完颜烈在远处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惋惜——他差一点就能攻破北门,却还是功亏一篑。他知道,再攻下去只会徒增伤亡,便下令:“撤!全军撤回大营!”
金军士兵如潮水般退去,宣城北门终于暂时保住了。可城墙上的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不少人直接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赵玥看着满目疮痍的北门,心中满是愧疚——若不是她中了完颜烈的计谋,城东的士兵不会伤亡过半,北门也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府衙内,赵玥、张九成、李伟和“墨”围坐在案几旁,气氛凝重。案几上放着一份伤亡统计:城西守军伤亡两百人,城东守军伤亡八百人,北门守军伤亡一千五百人,粮草损失三分之一。这样的损失,对于只有八千守军的宣城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完颜烈作战经验丰富,且极善用谋,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御了。”赵玥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他先是声东击西,突袭城西;再以劫粮为诱饵,围歼城东的步兵;最后趁我不在,猛攻北门——每一步都算计得精准无比,若不是李将军及时驰援,我们恐怕早已城破。”
李伟面露愧色:“末将无能,未能守住城西的浮桥,让金军有机可乘。”
“这不怪你。”赵玥摇头,“谁也没想到完颜烈会如此迅速地造出浮桥。如今我们的兵力不足六千,粮草也只够支撑两个月,若不能想出破敌之策,宣城迟早会被金军攻破。”
张九成沉思片刻,开口道:“郡主,不如我们向江南制置使求援?只要援军赶到,我们便可与金军正面抗衡。”
“我早已派人求援,可江南制置使麾下的大军正在抵御淮西的金军,短期内无法驰援宣城。”赵玥叹了口气,“我们只能靠自己。”
“墨”突然开口:“郡主,我近日在监视金军大营时发现,金军的粮草多靠泗州转运,且转运路线多经过‘黑风口’——那里是一处狭窄的山谷,易守难攻,若是我们能在黑风口设伏,截断金军的粮草补给,完颜烈必然会军心大乱。”
赵玥眼前一亮:“黑风口?此计可行!可我们如今兵力不足,若分兵去黑风口设伏,城内的防御会更加薄弱。”
李伟立刻道:“郡主,末将愿带一千骑兵去黑风口设伏!只要能截断金军的粮草,末将就算战死,也在所不惜!”
赵玥看着李伟坚定的眼神,心中感动:“李将军,此去凶险,你务必小心。我会在城内加强防御,同时派人伪装成流民,混入金军大营,打探他们的动向,若有消息,立刻派人告知你。”
“末将领命!”李伟抱拳行礼,转身离去,准备挑选骑兵,明日一早就出发前往黑风口。
次日清晨,李伟率领一千骑兵悄悄离开宣城,朝着黑风口疾驰而去。赵玥则按照计划,派人伪装成流民,混入金军大营。可她不知道,完颜烈早已识破了她的计谋——他在黑风口也设下了埋伏,就等着宋军自投罗网。
三日后,前往黑风口打探消息的斥候匆匆返回宣城,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郡主!不好了!李将军率领的骑兵在黑风口遭遇金军埋伏,全军覆没!李将军……李将军战死了!”
“什么?!”赵玥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一步,扶住案几才勉强站稳。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昨日还在殿后掩护她撤退的李伟,那个誓言要截断金军粮草的李伟,竟然就这样战死了!
“郡主,您要保重身体啊!”张九成连忙上前扶住她,眼中满是担忧。
赵玥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泪水,声音沙哑地问道:“金军……金军在黑风口有多少兵力?李将军是怎么战死的?”
斥候低下头,声音带着哭腔:“金军在黑风口埋伏了五千大军,还在山谷两侧的岩壁上设了滚石和弓箭。李将军率领骑兵冲入山谷后,金军立刻放下滚石,堵住了山谷出口,再用弓箭射击,骑兵们无处可逃……李将军为了掩护士兵突围,亲自断后,最后被完颜兀术斩杀,头颅还被挂在了山谷口……”
赵玥闭上眼睛,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她的错——若不是她轻信了“墨”的情报,若不是她让李伟去黑风口设伏,李伟就不会战死,一千骑兵也不会全军覆没。
“完颜烈……”赵玥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杀意,“我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可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如今宣城的兵力只剩下五千人,粮草也所剩无几,完颜烈若再发起进攻,宣城根本无力抵抗。赵玥坐在案几前,看着宣城的地形图,心中第一次感到了绝望——她与完颜烈的差距,不仅仅是兵力上的,更是谋略上的。完颜烈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总能预判她的行动,设下陷阱等着她跳进去,而她,却只能被动地应对,一次次陷入绝境。
就在这时,“墨”匆匆走进府衙,手中拿着一份密信:“郡主,这是临安传来的密信,说是有重要情报。”
赵玥接过密信,颤抖着双手打开。密信上的内容让她眼前一亮——临安方面收到消息,金军元帅因完颜烈久攻宣城不下,且粮草消耗过大,已下令让完颜烈撤军,返回泗州驻守。若完颜烈拒不撤军,元帅将派其他将领接管他的兵权。
“撤军?”赵玥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完颜烈生性骄傲,必然不愿无功而返,可他又不敢违抗元帅的命令……这或许是我们的机会!”
她立刻召来张九成和“墨”,商议对策:“完颜烈如今陷入两难境地,我们可以趁机出击,给他最后一击,让他不得不撤军。张通判,你立刻组织百姓,加固城防,装作要与金军决战的样子;墨,你派人去金军大营散布消息,就说江南援军即将抵达宣城,不日便会与我们夹击金军;我则率领剩余的五千士兵,在城北列阵,摆出要与金军正面抗衡的姿态。”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城内的百姓们听说江南援军即将抵达,纷纷拿起武器,协助士兵们加固城防;“墨”派出的暗卫则混入金军大营,四处散布援军将至的消息;赵玥则率领五千士兵,在城北列阵,旗帜飘扬,军容严整,看上去气势十足。
金军大营内,完颜烈看着手中元帅传来的撤军令,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不甘心——他耗费了这么多兵力和粮草,死了这么多弟兄,却还是没能拿下宣城,如今还要被迫撤军,这让他如何甘心!可他也知道,若是违抗元帅的命令,他的兵权将会被剥夺,甚至可能被处死。
就在这时,士兵们纷纷议论起来,说江南援军即将抵达宣城,要与宋军夹击金军。完颜烈心中一慌,他走到大营外,看着城北列阵的宋军,又想起近日粮草转运屡屡受阻,心中终于动摇了——他不能拿两万大军的性命冒险,若是援军真的抵达,金军必然会全军覆没。
“传我命令!”完颜烈咬着牙,挥下令旗,“全军撤退!返回泗州!”
金军士兵如蒙大赦,纷纷收拾行囊,朝着泗州方向撤退。赵玥站在阵前,看着金军撤退的背影,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终于靠着临安传来的情报,逼退了完颜烈,暂时保住了宣城。
可赵玥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完颜烈虽然撤军,但他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迟早还会再次来犯。而宣城经此一战,兵力和粮草都损失惨重,想要恢复元气,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她看着身边疲惫的士兵和百姓们,心中暗暗发誓:她一定会守住宣城,绝不会让完颜烈再次踏入这片土地,更不会让百姓们遭受战火的蹂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宣城的城墙上,将城墙上的血迹染成了暗红色。赵玥站在城楼,望着金军撤退的方向,眼神坚定——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