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双方激战互有负
85. 双方激战互有负 (第2/2页)赵玥看着身边疲惫的士兵和百姓们,心中满是感动。她翻身下马,走到张九成身边,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张通判,多谢你及时赶来支援。”
张九成摇了摇头,苦笑道:“郡主客气了,守住宣城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只是,此次我们虽然击退了金军,可也伤亡惨重,骑兵损失了一千人,步兵和预备役士兵也伤亡了八百人……”
赵玥沉默了——她知道,这场胜利的代价太大了。完颜烈的兵力仍有一万五千人,而宋军经过两次激战,只剩下不到四千人,且多是伤员和疲惫的士兵。若完颜烈再发起进攻,他们恐怕难以抵挡。
接下来的半个月,完颜烈与赵玥在宣城城外展开了拉锯战。金军多次发起进攻,宋军则利用地形和战术,一次次将金军击退,可每次胜利都伴随着巨大的伤亡。有时,宋军能在青弋江支流设伏,歼灭金军数千人;有时,金军能突破宋军的防线,攻至宣城城墙下,却因宋军的顽强抵抗而被迫撤退。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宣城城外的土地被鲜血染红,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八月中旬的一天,金军再次发起进攻,这次他们将目标对准了宣城的粮道。完颜烈派出五千骑兵,突袭了宋军向城东粮仓运送粮草的队伍。赵玥得知消息后,立刻率领两千骑兵驰援,与金军骑兵在粮道旁的平原上展开激战。
平原上没有地形可依,双方只能正面抗衡。金军骑兵个个马术精湛,弯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宋军骑兵虽然战力稍逊,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金军展开殊死搏斗。赵玥骑着战马,手持长枪,与金军骑兵将领展开对决。长枪与弯刀碰撞,发出刺耳的金属声,两人你来我往,战得难解难分。
最终,赵玥抓住金军将领的一个破绽,长枪刺穿了他的胸膛。金军骑兵见将领战死,士气大跌,纷纷撤退。宋军虽然保住了粮草,却也损失了五百骑兵,赵玥的战马也被金军士兵砍伤,无法再继续作战。
回到城内,赵玥看着伤亡统计,心中满是沉重。宋军的兵力已不足三千人,粮草也只够支撑一个月,而完颜烈的兵力仍有一万余人,且还在不断补充粮草。她知道,这样的拉锯战不能再继续下去,必须尽快想出破敌之策,否则宣城迟早会被金军攻破。
当晚,赵玥独自坐在府衙的书房,看着桌上的战术图,陷入了沉思。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身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想起了战死的李伟,想起了伤亡的士兵和百姓们,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她不能放弃,必须守住宣城,为了那些信任她的人,也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就在这时,“墨”悄悄走进书房,递上一份密报:“郡主,临安传来消息,江南制置使已派遣一万大军,驰援宣城,预计三日后便可抵达。”
赵玥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援军?三日后抵达?”
“是。”“墨”点头,“制置使大人得知宣城战事危急,便抽调了驻守扬州的一万大军,日夜兼程赶来支援。”
赵玥心中大喜,她立刻站起身,走到战术图前,手指在图上的“金军大营”处划过:“援军三日后抵达,我们只需再坚守三日,待援军赶到,便可与金军正面抗衡,将他们彻底击退!”
她立刻召来张九成和剩余的将领,商议对策:“接下来的三日,我们需收缩防线,集中兵力防守宣城的四门,避免与金军展开大规模激战,保存实力,等待援军抵达。同时,派人在金军大营周边散布援军将至的消息,动摇他们的军心。”
众人纷纷点头,立刻行动起来。城内的士兵和百姓们得知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士气大振,纷纷表示要坚守到援军到来。宣城的四门处,士兵们加固了城防,备好的热油、擂木和箭矢,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金军最后的进攻。
完颜烈很快便得知了宋军援军将至的消息,他心中焦急不已——若是让宋军援军抵达,他不仅无法拿下宣城,还可能被宋军前后夹击,全军覆没。他立刻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宋军援军三日后抵达,我们必须在这三日内攻破宣城!传我命令,明日全军出击,猛攻宣城北门,务必在援军到来前,拿下宣城!”
将领们齐声应和,纷纷回到各自的营帐,准备明日的进攻。金军大营内,士兵们忙着检修攻城器械,擦拭武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决战前的紧张氛围。
次日清晨,金军果然倾巢而出,一万五千大军朝着宣城北门进发。完颜烈骑着高大战马,站在阵前,手中的令旗一挥,金军的攻城锤、楼车和回回炮同时启动,朝着北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早已做好准备,他们将热油泼向攻城的金军士兵,用擂木砸向金军的楼车,投石机则朝着金军的回回炮抛出巨石。箭矢如暴雨般射向金军,金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可他们却像不怕死般,踩着同伴的尸体,不断向前推进。
攻城锤撞击城墙的“轰隆”声震耳欲聋,北门的城墙渐渐出现了裂缝。赵玥站在城楼上,手持长剑,高声喊道:“弟兄们!援军三日后就到!我们再坚守三日,就能击退金军!守住宣城,就是守住我们的家园!”
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大振,他们忘记了疲惫和伤痛,拼命抵抗着金军的进攻。城墙上的血迹越来越多,士兵们的尸体堆积如山,可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知道,只要再坚持三日,胜利就会属于他们。
接下来的两日,金军日夜不停地猛攻北门,宋军则顽强抵抗,双方死伤惨重。北门的城墙已经出现了多处裂缝,随时可能倒塌,可宋军士兵们依旧坚守在城墙上,用身体挡住金军的进攻。
八月二十日,援军抵达的前一天,金军发起了最后的猛攻。完颜烈亲自擂鼓助威,金军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北门,攻城锤一次次撞击着城墙,裂缝越来越大。城墙上的宋军士兵所剩无几,不少人已经筋疲力尽,却依旧挥舞着武器,与金军士兵展开近身搏斗。
赵玥的手臂和肩膀都已受伤,鲜血染红了她的银甲,可她依旧站在城楼上,指挥着士兵们抵抗。她看着远处的地平线,心中默默祈祷:援军,快些来吧!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是援军!江南制置使派遣的一万大军,提前一日抵达了宣城!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看到援军的旗帜,纷纷欢呼起来,士气瞬间达到了顶峰。
完颜烈听到喊杀声,回头望去,只见一支宋军大军朝着金军大营方向疾驰而来。他知道,大势已去,若是再不走,就会被宋军前后夹击。他咬着牙,挥下令旗:“撤!全军撤退!返回泗州!”
金军士兵如蒙大赦,纷纷扔下武器,朝着泗州方向逃窜。宋军援军趁机发起追击,斩杀了不少金军士兵。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也冲出城门,与援军汇合,一起追击金军。
赵玥站在城楼上,看着金军撤退的背影,以及远处赶来的援军,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扶住城垛,缓缓闭上了眼睛——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激战,终于以宋军的胜利告终。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宣城的城墙上,将城墙上的血迹染成了暗红色。赵玥睁开眼睛,看着身边欢呼的士兵和百姓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士兵和百姓用生命换来的。而她,也终于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守住了宣城。
可赵玥也清楚,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完颜烈虽然撤退,但他必然还会卷土重来。她转过身,朝着城内走去——她需要尽快组织人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补充粮草和兵力,为下一次可能到来的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宣城的街道上,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走出家门,迎接凯旋的士兵和援军。孩子们拿着鲜花,递给士兵们;老人们则端着茶水,送到士兵们手中。整个宣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可赵玥的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她知道,守护这片土地的责任,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