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乘胜收复三县城
89. 乘胜收复三县城 (第2/2页)流民士兵们闻言,纷纷欢呼,不少人主动要求参军,加入宋军的队伍。泾县顺利收复,周平立刻派人向赵玥禀报,并加强县城防御,防止金军残兵反扑。
十月初六午时,旌德县。赵玥率领的一千精锐已抵达城下,城墙上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她知道,秦风的死士营已经得手,便抬手示意:“信号!”
一名士兵点燃信号弹,红色的烟雾在天空中炸开。片刻后,旌德县西门缓缓打开,秦风率领两百死士从门内走出,朝着赵玥拱手:“郡主,城门已控制,守兵全部被俘,伪官也已拿下!”
赵玥点头,率领一千精锐进入城内。城内百姓早已得知宋军到来的消息,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赵玥下令:“立刻清查粮仓与武器库,安抚百姓,同时派人联络李山、周平将军,确认三县防守情况,防止金军残兵回袭。”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清查粮仓时,发现里面储存着大量粮草——这是金军撤退时未来得及带走的,正好可以用来救济百姓与补充宋军粮草。赵玥得知后,立刻下令将粮草分发给城内百姓,百姓们拿着粮食,对宋军感激涕零。
傍晚时分,李山与周平分别派人传来消息,宁国、泾县已彻底稳定,伪官被关押,流民得到安抚,县城防御也已加强。赵玥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站在旌德县衙的院子里,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满是感慨——短短一日,便收复了三座县城,这不仅是宋军的胜利,更是百姓们的胜利。
可赵玥并未因此掉以轻心。她知道,金军虽然撤退,但仍有可能派残兵回袭三县,必须加强防御,巩固胜利果实。她立刻下令:“李山将军,留守宁国县,率领一千骑兵与五百新招募的士兵,加强县城周边巡逻,重点防守西门与北门;周平将军,留守泾县,率领一千步兵与五十艘战船,控制青弋江水路,防止金军从水路进攻;秦风,你率领死士营,驻守旌德县,同时负责三县之间的联络,一旦发现金军动向,立刻通报。”
将领们纷纷领命,开始着手布置防御。赵玥则留在旌德县,处理战后事宜——她亲自走访百姓,了解他们的需求,下令修复被金军毁坏的房屋与农田,减免三县百姓半年的赋税,让百姓们能尽快恢复生产。
百姓们得知赵玥的举措,更加感激,不少青壮百姓主动要求参军,加入宋军,守护家园。赵玥见状,心中欣慰,便在三县招募了两千名青壮,编入预备役,由宋军将领负责训练,充实兵力。
十月初八,江南制置使派来的官员抵达三县,接管地方行政事务。赵玥将三县的军事防御与百姓安抚情况详细汇报后,便率领一千精锐,返回宣城——宣城是江南的重要屏障,她必须尽快回到宣城,加强城防,防止金军再次来犯。
返回宣城的途中,赵玥看着道路两旁恢复生机的农田与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坚定了信念——她不仅要守住宣城,还要守住江南的每一寸土地,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生活,不再遭受战火的蹂躏。
回到宣城后,张九成与城内百姓早已在城外等候。看到赵玥归来,百姓们纷纷上前,献上鲜花与美酒,欢呼着“郡主威武”。赵玥翻身下马,向百姓们拱手:“多谢各位乡亲支持,宣城与三县已安全,未来,我们定会守住这片土地,让大家安居乐业!”
城内的街道上,挂满了红灯笼,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收复三县的胜利。赵玥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温暖——这便是她守护这片土地的意义,为了百姓们的笑容,为了江南的安宁。
当晚,府衙内举行了简单的庆功宴。赵玥与将领们、乡绅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商议着未来的防御与发展计划。张九成举杯道:“郡主,此次收复三县,震慑了金军,也让江南百姓看到了希望。未来,我们定要与郡主同心协力,守住宣城,守住江南!”
赵玥举起酒杯,与众人碰杯:“守住江南,不仅是我的责任,也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未来,我们要加强军备,发展生产,让宣城成为江南最坚固的屏障,让金军再也不敢踏入江南一步!”
宴会上,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窗外的月光洒在宣城的城墙上,与城内的灯火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安宁祥和的画面。赵玥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无数挑战在等待着她,但她有信心,只要宣城上下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抵御不了的敌人。
一场围绕着宣城的战争,以宋军收复三县、金军溃败撤退告终。而赵玥的传奇,也在江南大地上继续书写——她用智慧与勇气,守护了一方百姓,成为了百姓们心中最可靠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