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头脑互搏
第165章 头脑互搏 (第1/2页)翌日清晨。
抚远县城外,天色微明。
壕沟里十几具残缺的尸骸,在干冷的空气中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腥臭。
只是这种味道实在是闻得久了,众人早就没了感觉。
睡了一夜,愣是没人觉得有异。
李煜的目光扫过一张张麻木而疲惫的脸。
“整备锅灶,套马回家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也足够传到营地每一个人的耳中。
回家......
回家!
这两个字,仿佛带着滚烫的温度,狠狠烙在每个士卒的心口上。
那原本死寂的,哀叹命途多舛的眼神里,有什么东西,被瞬间点燃了。
一个胡子拉碴的屯卒汉子,正慢吞吞地喝着热水暖身,动作僵硬。
听到这两个字,他手上的动作骤然凝固。
汉子下意识地望向西边,那是家的方向。
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他猛地低下头,用粗糙的袖子狠狠抹了把脸,仿佛要抹去所有的疲惫与绝望。
因利势导,心甘情愿。
督促士卒,有时根本不需要什么慷慨陈词。
一个归家的念想,便胜过千言万语。
营地里,沉闷的空气被彻底搅动。
脚步声变得轻快,手上的动作越发麻利,昨夜的拖沓与沉重荡然无存。
套马......
装车......
活着。
这就是活着!
土里刨食的军户,骨子里最明白这个道理。
有家要回,有婆娘孩子要念,有热炕头要盼,这身子骨里就总有一股子榨不干的力气。
这便是牵挂。
是他们活着的价值。
若是了无牵挂,要么是身负血海深仇的狠人。
要么就是烂命一条的泼皮无赖,仿若孤魂野鬼。
武官们,最擅长的就是让这种无用闲人,在某时某刻,干干净净的‘消失’。
所以,屯堡中久而久之,自然就只剩下顺民......和亲族。
西归的路线,自然是原路而返。
官道第一站,是西岭村。
第二站,是那座被他们简单封了门的失陷官驿。
再之后,便是沙岭堡。
是李煜带着李云舒,归返向族叔‘讨债’的目的地。
路途不算遥远,可再快,也不是两日可至。
如今的夜路,无人再敢轻试。
李煜没有催促进度。
是故,车队走的不是很急。
他们只做寻常赶路,保存士卒体力,以便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哨骑前后间断轮替。
二十余甲士,个个都能兼任。
马匹充裕,也谈不上什么劳累。
一如之前,李煜第一天选定的目的地,是当初那村外戮尸的坡地。
熟悉的地形,熟悉的地利,不占白不占。
那片山坡足够广阔,只需稍微挪一挪扎营的位置,错开当初的埋尸地,便没什么可忌讳的。
死人,总比活人和活死人,都要来得安分。
......
“是官兵!”
村口,一栋完好的屋舍里。
负责留守观察的村民,探头观望,死死盯着远处官道上扬起的尘土,和大纛旗帜。
“官兵回来了!”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又抑制不住地发颤,在寂静的屋里显得格外突兀。
那颤音,似是引他有些不可避免的激动。
却又隐隐暗含着恐惧担忧。
官兵,官兵。
这两个字,在他们这些惶恐无措的百姓眼中,从来不是什么救赎。
收割草民的镰刀,会不会就此落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