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清河防线
第229章 清河防线 (第2/2页)盖州卫千户所,兵员过千之众,再加上守御坚城,在没有成规模的尸潮侵袭情况下,倒也可保得一时无虞。
其中功劳,全赖从锦州折返的李氏分支武官,提早和左近同僚通了气。
他们,也得因此承了幽州李氏的一份人情。
......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
还是天时地利。
盖州卫城与盖县,都是沿清河而建。
好在,这条清河流向自东向西。
乃千山山脉之中,断头山山颠发源所流,向西直汇大海。
这独特的走向,使得它非但不会助长尸疫从上游传播。
反而像一道天然的屏障,自成天堑,暂时截断了尸疫南下的传播路径。
清河沿途,总计分布了一县、一卫、两关、三堡。
这些昔日防御游牧部族入边侵袭的后备卫所防线,即使在缺乏有效调度的情况下,当下也沿河意外组成了一道阻隔尸疫南传的屏障。
在盖州卫千户与盖县县令的左支右拙下,一文一武,勉强维系。
......
事实上,洛阳朝廷在东征主帅,前任幽州牧刘安杳无音讯,东征军疑似覆灭之后。
也是紧急提拔了一位暂代幽州牧的人选。
那便是原幽州牧的辅官,也是最熟悉幽州事宜的从四品幽州别驾宋安图。
他一直是驻留在广阳郡蓟城牧守府,地处山海关以内。
可惜,这位新官远在山海关内的蓟城,如今也只能管管关内的烂摊子,对辽东鞭长莫及。
天津卫的出海口,成了关内与辽东为数不多的联系方式。
至于青州下辖的登州府等口岸,也早因靠岸的死船而自身难保。
靠岸的死船,来的也是比起辽东尸疫,不晚多少。
渤海在海峡诸岛的环卫下,已经是整个大顺沿海为数不多的偏安之域。
起码,那些载尸死船,总不至于稀里糊涂的一股脑漂流进去。
......
正因长期跟随在锦州太守李仁孝身边,李昌业才对当下局势知晓的越多,所以......
心中便越是沉重。
带队的李昌业,才会不止一次的迷惘过,绝望过。
他们这些辽东族裔的活路,又在哪儿?
最后,他也只能破罐破摔。
强迫自己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李氏族老们口中的救星。
那支如今情况依旧不明的旅顺水师身上。
那是他们此行的终点,似乎也是辽东李氏……最后所剩不多的希望所在。
......
只是,李昌业所不知晓的是......
这条清河防线的作用,可能也只是暂时。
因为自鸭绿江畔的镇江堡以西,直达辽东半岛深处金县的陆路,俱是畅通无阻。
尸鬼沿陆路传播,终究只是时间问题。
若说清河防线,是为了防御游牧部族深入掳掠重要的辽东盐场与港口的最后保险。
那辽东半岛东面,对于小小的高丽。
中原王朝,向来是不屑于防御,也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这,便是如今形势下的疏漏。